当孩子的身高水平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人群身高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以下,在医学上会被认定为矮小引起矮小的原因有很多很多,部分属于正常生长的变异,而另一部分由各种各样不同的疾病所致那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是:孩子需要带来医院看看吗?目前有什么帮助孩子长高的有效办法吗?接下来我就从内分泌科医生的专业角度跟大家科普一下有关孩子长高的话题,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有助于儿童长高秘诀?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有助于儿童长高秘诀(有关帮助孩子长高的小锦囊系列一)

有助于儿童长高秘诀

当孩子的身高水平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人群身高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以下,在医学上会被认定为矮小。引起矮小的原因有很多很多,部分属于正常生长的变异,而另一部分由各种各样不同的疾病所致。那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是:孩子需要带来医院看看吗?目前有什么帮助孩子长高的有效办法吗?接下来我就从内分泌科医生的专业角度跟大家科普一下有关孩子长高的话题。

首先当孩子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时,我们需要全面的评估:

生长障碍

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曲线向下偏离越过2条主要的身高百分位数曲线(如,从第25百分位数以上降低到第10百分位数以下)。

重度身材矮小

身高≤-2.5SD(第0.6百分位数)或不太严重的身材矮小合并生长障碍。

下丘脑-垂体机能障碍

有提示下丘脑-垂体机能障碍的特征,如:低血糖、小阴茎、隐睾、视神经发育不全、颅内肿瘤或接受过颅脑照射,伴有生长减速。

一旦决定要评估,首先是评估引起生长障碍的其他原因,包括慢性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Turner综合征和骨骼疾病等。我们医生‍⚕️需要依据孩子身高、生长速度、骨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结果等因素综合诊断。

临床上具有这些诊断依据:身高低,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正常儿童身高第3百分位数或负2个标准差以下;年生长速率3岁以下每年<7cm;3岁-青春期前每年<5cm;青春期每年<6cm;匀称性矮小、面容幼稚;智力发育正常; 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两种药物激发试验,生长激素峰值低于诊断界值;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低于正常。我们就可以诊断儿童矮小症了。

那接下来大家关心的矮小治疗问题,我们专科医生怎么来治疗,帮助孩子长高呢?

首先生长激素缺乏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疾病,因为确实是有效的。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治疗因生长激素缺乏而引起的身材矮小,以及改善相关的身体成分、代谢状况、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异常。

另外针对另外一种矮小类型,是特发性身材矮小症。具有特发性身材矮小表现的儿童特征就是:一切都“好”(生长速率正常、无内分泌等限制生长疾病的证据),只是身高水平特别低。很显然,特发性身材矮小并非生长激素缺乏所致,那么这种情况又是否可以打生长激素呢?美国FDA已批准将生长激素疗法用于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国内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也是允许的。虽然“允许”,但并不推荐对每一名特发性身材矮小儿都常规使用生长激素。在美国对特发性身材矮小的儿童使用生长激素的治疗指征为:1、儿童的当前身高低于均数2.25 SD以上(矮小的标准是低于2SD);2、骨骺未闭合且基于骨龄所预测的成年身高低于正常范围,即男性成年身高低于160cm,女性成年身高低于150cm。

国内推荐满足下列条件的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1、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2SD;2、出生时身高、体重处于同胎龄儿的正常范围;3、排除了系统性疾病、其他内分泌疾病、营养性疾病、染色体异常、骨骼发育异常、心理情感障碍等其他导致的身材矮小的原因;4、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峰值大于等于10ug/L;5、起始治疗的年龄为5岁。

启动治疗,需要多方面权衡利弊~

我们非常理解家长想要改善孩子身高的迫切愿望,担心孩子将来会因为身材矮小导致不自信、影响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未来择业择偶等等。但事实上,大多数特发性身材矮小的患者都有正常的心理社会功能,身材矮小对同伴接受度或交友的影响也极小。严重身材矮小的心理社会影响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身材矮小可能对部分个体有影响,但对另一部分人却没有影响。从心理健康角度看,某些情况下接受治疗有意义。比如身材矮小达到失能的程度,通过心理咨询及安慰没有帮助,并预期生长增加可能为患儿提供心理社会获益、改善儿童的自我形象和社交效能。但同时应该了解,除了每天皮下注射带来的治疗负担外,治疗本身也可能会引起儿童对身高的过度关注,进而可能产生不良心理社会后果。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家长带孩子定期到门诊随访很重要。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明天我再接着跟大家分享有关使用生长激素治疗预期和安全性的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