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旅看图识景##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带你乐享河北#

篮子、背筐、荆笆等等这些荆编制品,在过去的北方农村都是常见的生产生活工具。荆编技艺,也是那时候农民必备的生活技能之一。我们新河县,地处华北平原,祖祖辈辈以农耕为主,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自然少不了这些荆编的物件,荆编技艺也是世代传承。

绍兴手工藤编(传统技艺荆编)(1)

荆编篮子

不知道荆编是从什么年代开始兴起,并广泛用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只记得我们小时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还都离不开荆编的工具。那时候大人下地总要背着一个筐,回家的时候要么砍筐草回来喂牲畜,要么拾些柴回来点火做饭。我们这些小孩子,放学后也要先背上筐和同学作伴去地里砍草的,要喂兔子喂羊。家里盛放东西也有不少的荆编大篓子,有的上面还编出精美的图案。秋后,去林子里搂树叶,就会带上轻便的花篓,用它装了树叶再倒到排子车上。这排子车或者套上牲口的驴车、马车,要是拉东西的时候,前后都要挡上荆笆。荆笆就是用荆条或者红荆编成的笆片,弄弯了卡在两个车帮中间,这样原本敞口的车厢就被封闭起来,装的东西多也不会滑落。那时家里盛放粮食的主要容器是囤。这囤,也是用荆条编成的,形状类似高大的水缸,里面用细草和泥抹平缝隙,用来装细碎的粮食也不会漏出。

荆编花篓

那些年,用来编筐编篓的红荆、荆条,在村头地边的低洼盐碱地带也是随处可见。红荆、荆条都属于多年生落叶灌木,每年秋后收割了,第二年又会长出新的枝条。红荆枝条较短、质地稍硬,荆条枝条较长、韧性较好,它们各有特点,也各有用处。收割条子一般要到中秋以后,这时候它们的枝条长成熟了,硬度和韧性都是最好,割早了,条子就会发脆,不能用于编制。到了秋天,大人孩子有空就会带上镰刀去削红荆、砍荆条,不论粗细大小,只要条直杈少,收回来都有用处。然后捋净叶子,一捆一捆扎起来,等到农闲的时候在家里编成各种家伙事儿。有的家用,编多了也会拿到集上去卖。

绍兴手工藤编(传统技艺荆编)(2)

荆条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土地承包到户,这边边角角的荒地也都种上了庄稼,红荆、荆条就越来越少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同时,随着农村生产水平、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这些荆编的器物也逐渐被替代。荆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技艺,似乎也将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农村生活的舞台,现在极少有人继续从事这项手艺了。

绍兴手工藤编(传统技艺荆编)(3)

吴俊岭老人在选条

为了让这种承载着先辈智慧的技艺留存下来,我们多方寻找坚持荆编的匠人,终于打听到沙里王村的吴俊岭老人还在编筐。虽然编筐在荆编技术中只是相对简单的一种,但以小见大,也能要大家对过去的荆编有个大致的了解。于是在2018年初冬的一天,我们来到城南二十多里的沙里王村,在向导的引领下,找到了吴大爷的家。

吴大爷年近八十,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我们来到的时候,他正在院里收拾着条子准备编筐呢。正好我们就一边看老人家忙活,一边和他攀谈起来。老人家给我们讲:早些年这里盛产红荆、荆条,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会编筐编篓,他们也经常作伴去周围的城镇赶会赶集,二十来个筐啊篓的一天就差不多卖完。改革开放初期,他们还编过矿上、工地用来防护的大荆笆片,一车一车拉到一二百里之外的赵县、元氏等地去卖。那时候都穷,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后来这些东西没人要了,也就没人再编了。他是因为年纪大了,也没有别的活好做,现在还隔三差五的编个筐,到周边集上去卖,有时一天能卖出一个两个,有时不开张,就权当是出去玩了。吴大爷还说,现在咱们这红荆、荆条少了,他用的是从别处找来的白蜡条。

吴大爷一边说着,一边开始给我们演示编筐了,同时跟我们讲解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编筐之前要先泡条、选条。不管是红荆、荆条还是白蜡条,太干是不能用的,容易折断,要先在水里泡软。老人指了指院子南边的一个大牲口槽说,他现在就在那里面泡条子。条子泡好以后,按照粗细长短分成几类,不同的条子有不同的用处。编筐分打底、收起、安系儿、插经、横编、收沿儿几个步骤,每一步又各有各的讲究。

编筐的第一步就是打底。首先要根据筐的大小确定经的长短。用作经的荆条不能太细也不宜太粗,太细了编出来的筐不挺实,太粗了收沿儿的时候费劲也不好看。选好了打底的荆条,左右手分别拿两根交叉到一起为一组,粗头朝外、细头朝里。为了编出来密实,每一组中间部分再增添几根细条。一共四组米字交叉叠放,这时候就有了八个方向的经。然后见老人用脚踩住中间,又选了一把较细的荆条,大约十来根的样子,在手里弄齐摆平,随即选择一股经把这一排细条别住,顺时针依次间隔别下去,一圈下来,就编成了一个小小的圆盘,几条原本分散的经也被固定在一起了。这一圈是必须用细条的,因为韧性好,容易弯成这个小圈儿。再选较粗的荆条一根一根往外编,几圈下来,筐底就算编好了。

绍兴手工藤编(传统技艺荆编)(4)

吴俊岭老人准备编筐

底打好以后,吴大爷拿起一根绳子,把用来作经的荆条一根一根间隔着捆起来,收成一圈,原来的八条经这时候也被分成了十六根。老人家又拿来一个筐系儿,给我们介绍,这筐系儿是用柳干弯成的,需要趁柳干还湿的时候放在洞子里,用火熏烤四十分钟,然后趁热弄弯,用绳子捆好固定,干透定型就成这样的筐系儿了。安筐系儿也是技术活,老人选了三根较为粗实的荆条,依次从相邻的三根经开始编起,编到第四根经的时候放上系儿的,三根荆条依次编过去,这系儿的一头就和这根经固定在一起了。再编过三根经,系儿的另一头同样也被固定在另一根经上。

筐系儿安好,就该插经了。插经,就是为了让筐更结实紧致,每条主经边上再插三两根细荆条。插经完成,就开始编筐的主体了。一根一根荆条做纬,分别从十六根经依次开始顺时针编过去,十六根经编完算一圈,这样编三圈,筐的主体就完工了。用的荆条也需要粗细结合,一圈圈下来保持上面平齐,中间还见老人不时地用镰刀把敲打,这样就更加紧实了。

绍兴手工藤编(传统技艺荆编)(5)

吴俊岭老人编筐收沿

三圈编好就到了最为关键的一步——收沿儿。沿儿收的好坏,直接影响筐的美观,更影响筐的使用寿命。见吴大爷先用镰刀把后插的经余下的部分一一削去,只留下十六根主经,然后找两根长荆条插到紧挨筐系儿的两根经孔里,开始收沿儿了。老人先把第一根主经拧酥压平,顺时别在紧挨的两三根经上,又用刚才插到这个经孔的荆条相跟着编过来,再把第二根主经拧酥压平别过去,第二根插条又相跟着编过来。依次拧、压、别、编,不一会儿,筐上就有了紧致美观的花沿儿,最后收口编实,把余下的荆条头削掉,一只背筐就完美的呈现在大家眼前了。

看完吴俊岭老人的编筐演示,我们不由赞叹他的手艺,不愧是几十年的功夫啊。然而时光荏苒,时代变迁,荆编将不可避免的退出人们的生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遗产留存下来,希望将来的岁月里,她依然能在后人的生活里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