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观念,儒家说“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同样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哪朝哪代的皇帝都会大修葬陵,可见在几千年前老祖宗就开始非常重视祭葬文化,上到天子,下到平民都不能免俗。尤其古代帝王,对待自己的身后事极其看中,其中墓陵最神秘的,莫过于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皇陵了。

冰葬详细过程(冰葬技术渐成熟)(1)

在我们的葬祭文化中,每个时代的祭奠方式都不一样,土葬这种下葬方式贯穿了我们民族五千年以来的历史。在儒家推崇厚葬之前陪葬品已经流行了很久,新石器时代已有日用品陪葬,商朝有贵族用马车陪葬。

冰葬详细过程(冰葬技术渐成熟)(2)

现如今丧葬仪式被简化,土葬被火葬所取缔。当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破除迷信,反封建,节约丧葬成本,节省土地资源等。

但是如今时代对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实行已久的火葬也可能将会被冰葬所取缔,早在2011年韩国大学的殡葬指导教授就同武汉殡葬行业人士有过关于冰葬的交流。有民政部领导表示,如果该项技术成熟,可以满足服务于丧葬的情况下,在未来可能引用进来。火葬被取缔?武汉或将引进国外的“冰葬”,遗体零下190度碎成粉。

冰葬详细过程(冰葬技术渐成熟)(3)

而在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葬祭风俗基本都是受死后灵魂不灭的影响,同时具有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形成其独特的葬礼仪式。在我国天葬和塔葬同样是传承已久的葬礼风俗,塔葬顾名思义就是将遗体放进塔内,供后人祭奠,但是只有圆寂的高僧才有资格将肉身放进塔内,普通人是没有资格这样安葬的,天葬则更为残忍一些。

冰葬详细过程(冰葬技术渐成熟)(4)

而在东南亚以及所罗门群岛地区,流行着船葬,就是将逝者的遗体放入小船中,小船放进大海湖泊任其漂泊。在印尼有一种叫树葬的葬礼风俗,如果是未满六个月大的婴儿夭折,他的亲人会将一棵大树的躯干挖开一个可以放下婴儿遗体的空间,然后将婴儿遗体放进去,当地人认为这样做的话婴儿会在大树的保护下继续长大。

北美爱斯基摩人也有他们独特的葬俗,冰葬。因为生活在北极圈内,那里冰天雪地,没有进行其他方式的下葬方式,所以只能建造一个小型的圆顶雪舍用来安葬死者。他们生前住的是冰屋子,死后也是冰墓穴。

冰葬详细过程(冰葬技术渐成熟)(5)

上文提到的新技术冰葬,跟爱斯基摩人的传统冰葬是两个概念,这是瑞典的一位女性生物学家提出的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冰葬,并且发布了详细的冰葬过程演示的概念视频,称这项技术比火葬更加环保。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遗体放进设备的液态氮气冷冻区域,机器会对遗体喷射零下190度的液态氮气,直到遗体被液氮完全覆盖,等到遗体完全冷冻成结晶,变成非常脆的冰冻状态。此时经过冷冻的遗体相当脆弱,紧接着设备会将遗体按照特定的振幅持续震动十几分钟,一直持续到将遗体震碎成粉末状态。“冰葬”技术渐成熟,以后我们可能连“灰”都不剩了。

冰葬详细过程(冰葬技术渐成熟)(6)

虽然此项技术相比较火葬来说更加环保了,但是成本却更高,目前亚洲只有韩国已经从国外引进已经使用。国内根据武汉民政部在2020年的表示,考虑某殡仪馆迁址以后引进该项技术设备,希望可以倡导更加环保的绿色丧葬方式。

冰葬详细过程(冰葬技术渐成熟)(7)

冰葬技术在国外虽然已经推行已久,但是在中国可能一时间很难推广开来,哪怕已经推行已久的火葬目前在国内正真实行率可能不到60%。主要原因还是中国民族众多,宗教信仰不同,甚至部分地区至今仍然没有火葬条件。相比较起来直接烧成灰或者碎成渣,在大部分中国人心里可能还是土葬比较容易接受,毕竟是几千年下来一直传承的风俗。但是火葬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特别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更加环保的丧葬方式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这种现代冰葬的方式真的实行起来,必然会对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产生一定冲击。

冰葬详细过程(冰葬技术渐成熟)(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