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交通闭塞,与外界的接触很少,所以生活用品就只能通过当地的人们进行手工制作。

当人们都拥有了基础的日常用品,可以吃饱穿暖就开始追求日常用品的质量了。平民尚且如此,达官显贵对手工制造的日常用品的要求就更高了。

此时的手工制品不仅要有实用性也要相对美观,甚至有的制造就是为了装饰的。人们产生了需求,市场就出现了。人们开始需要大量手工制造者,手工艺人也就应运而生。

最正宗的传统手艺人(渐渐消失的5类手艺人)(1)

手艺精湛的手艺人凭借自身的能力获得了尊重,被奉为“座上宾”。但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很难看到手艺人出现了呢?

人们熟知的手艺人

十几年前,木匠和石匠还在农村地区活跃。所以提到手艺人,人们最先想到的一般也是这两个。

木匠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做什么的。木质家具曾经都是由木匠手工制成的。除了家具,还有木质的装饰品,木质的玩具都是木匠所制造的。古代时候,人们置办新物件,新家具都会找到木匠。

可以说,木匠是一项很考验技术并且可以挣很多钱的职业。古代中国和近现代的小村庄若是有一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定是生意不断,被人们尊敬的。既然当木匠这么吃香,那么为什么这些年看不见木匠活动呢?答案很简单。

制作木质用品的关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还有需要砍伐大量树木。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很强,已经不能这样随意砍树了。甚至存活百年的树、品种罕见珍贵的树直接被保护了起来。

而且现代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对家具和装饰品的选择变得多种多样,实木家具反而价格昂贵,所以选择木质用品的人数大不如前。

最正宗的传统手艺人(渐渐消失的5类手艺人)(2)

需求少了的木匠自然越来越少了。现代的木匠大都进入家具城进行就业,也有的选择从事其他职业了。

现代人对石匠还是比较熟悉的。木匠是用木材进行再加工,很显然,石匠就是用石头进行再加工。

乡间石墙,修筑桥梁,制作石碑、日晷,还有古代达官贵族门前的石狮子都是石匠所为。石匠需要开山采石,选择需要的石块,再打磨石料,最后将一块大石头变成人们需要的样子。

可以说,石匠这个工作非常辛苦,并且对技术要求很高。也因为如此,人们对石匠非常尊重。转眼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使开山采石变得十分轻松。一个个机器流水线诞生,石匠的工作大都被机械完成。

所以只有少数石匠还在坚持这个职业,但是大都直接对石料进行加工了。大部分的石匠选择了从事其他轻松的行业。

最正宗的传统手艺人(渐渐消失的5类手艺人)(3)

相对冷门的手艺人

焗匠、骟匠、篾匠这三种手艺人,在当今社会已经几乎没有痕迹了,甚至年纪小一点的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些了。但是这三种手艺人在中国古代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首先是焗匠,古代的百姓生活条件较差,所以用的锅碗瓢盆就可能会一直使用到有裂痕的地步。

但是当时的平民百姓一家就好多孩子,并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换新的瓶瓶罐罐。所以百姓往往退而求其次,选择找焗匠进行修补继续使用。

手艺好的焗酱可以让本来破碎的恢复如初,并且滴水不漏。当然,这项工艺对手工人的要求极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对于碎掉的瓶瓶罐罐就选择直接丢掉了。现如今焗匠已经淡出大众视线,坚持从事这一行业的就在博物馆、考古队伍中活跃,进行修复文物的工作。不愿意坚持的就去进行其他工作了。

最正宗的传统手艺人(渐渐消失的5类手艺人)(4)

其次是骟匠。骟匠这个职业已经消声灭迹了。所谓的骟匠,就是给古代动物进行绝育的人。古代人养动物大都为了更便利,养牛的是为了让牛帮忙耕地,养马的是为了出行方便。

但是如果任由驯养的动物进行生育,不仅会对动物的神态造成伤害,还会给饲养人带来负担。

所以古人选择给动物进行绝育,于是骟匠这个职业就出现了。现在的人们养小动物大都是养一些可爱的猫猫狗狗,如果需要进行绝育的话就直接去正规的宠物医院做了。所以骟匠已经不再存在了。

最后就是篾匠了。竹篮、凉席、笛子、简易家具都是出自篾匠之手。古代平民有的家境太过困难,就会选择不配备全套的木质家具,找来篾匠用竹子制作一些简易的家具。还有一些热爱音律之人选择购买篾匠制作的价格低廉的笛子。

不过,不论什么年代,篾匠的培养成本都极其高,但是利润却极其低下。利润和培养成本相差太大,所以即使在古代,篾匠的数量都非常少了。

现代的篾匠大都在一些乡镇手工编制竹篮,篾帽和一些简单工艺品进行售卖,城市中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最正宗的传统手艺人(渐渐消失的5类手艺人)(5)

后记

上面所描述的就是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五类手艺人了,他们曾经依靠自身的精湛技艺得到了人们的尊重,被奉为“座上宾”。

但是工业化飞快发展,机械化的普及。机械和流水线完成了这些手艺人的工作,所以他们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照这样下去,那些手艺人终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手艺人们如果可以适应这个时代,并且将这身精湛技艺和匠心精神传承下去,就一定会重新获得大众的关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初那些手艺人的匠心精神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