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吃屎的人竟然不少◆灯下小语·徐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历史上有吃东西的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有吃东西的人(吃屎的人竟然不少)

历史上有吃东西的人

历史上,吃屎的人竟然不少

◆灯下小语·徐强

袁枚《子不语》中有个故事说,几位朋友聚在一起吃河豚,吃着吃着,其中一个突然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噤不能声”。大家以为这个人中了河豚毒,怕得要死,赶紧跑去买了一大缸粪清回来,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以防中毒。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倒在地上的那个人爬了起来,说:“各位仁兄不用紧张,我从小患有羊癫疯,刚才只是老毛病发作罢了,并非中毒。”众人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又后悔得要死,觉得不应该白白喝那么多粪清,于是集体狂吐不已。

所谓“粪清”,又名“黄龙汤”,实际上就是经过长年沉淀的粪水,据说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陶弘景的话说:“近城市人以空罂塞口,纳粪中,积年得汁,甚黑而苦,名为黄龙汤,疗瘟病垂死者皆瘥。”在《本草纲目》中,还有关于大便入药的记载。比如第五十二卷“人屎”条写道:人屎“苦,寒,无毒”,“伤寒热毒,水渍饮之,弥善”。

我不是医师,所以,对于粪水和大便到底能不能治病这个问题,实在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不过,大便的形状、颜色和气味,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倒是确有科学依据的。韩国人南浩濯的《便便了不起》,日本人寄藤文平、藤田纮一郎的《大便书》,就是从医学专业的角度,谈论大便与健康之关系的畅销书。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吃屎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人们可以看见孝心,看见权谋,看见谄媚,看见人性的种种面相。而这些故事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吃屎来判断健康。

“尝粪忧心”是有名的《二十四孝》之一。据《梁书·孝行·庾黔娄传》,庾黔娄到孱陵担任县令没几天,忽然感到心惊肉跳,全身流汗,急忙辞官返乡,回到家才发现父亲病了。医生说:“要想知道令尊病得重还是轻,你得尝尝他的粪便是甜还是苦。甜则病重,苦则病轻。”庾黔娄当然照办不误,感觉父亲的大便比较甜滑,不禁忧心忡忡,每天晚上祈求上苍保佑。无奈他的父亲命数已尽,不久便辞世了。到了元朝,有一个叫尹莘的人,在父亲生病期间,“侍奉汤药,衣不解带,尝其粪以验差剧,夜则祷于天曰:‘莘母亡不能见,父病不能治,为人子若此,何以自立于世?愿死以代父命。’”(《元史·孝友·尹莘传》)他比庾黔娄幸运的是,过了几天,父亲的病就好了,左邻右舍叹为奇事。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前往吴国臣事夫差,做牛做马,时刻都有掉脑袋的危险。谋士范蠡出点子说:“等他病了,大王找个机会尝一下他的大便,再唱唱赞歌,他就会放松警惕了。”勾践听从范蠡的计谋,吃了夫差拉的屎,恭维说:“下臣尝事师闻粪者,顺谷味、逆时气者,死;顺时气者,生。今者臣窃尝大王之粪,其味恶苦且酸楚。是味也,应春、夏之气。”(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听了非常高兴,连声夸奖勾践“心肠好”。最终,勾践取得了夫差的信任,回到越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率领大军把夫差打得落花流水,一举消灭吴国,洗刷了自己所有的耻辱。

除了尽孝、报仇,也有借吃屎而溜须拍马、攀附权贵的。北齐宠臣、淮阳王和士开靠拍马屁起家,史书上说他“性庸鄙,不窥书传,发言吐论,惟以谄媚自资”(《北齐书·和士开传》),这种人一旦大权在握,身边自然也是围满了马屁精。有一天,和士开生病了,医生说:“王爷伤寒很重,应该喝点黄龙汤。”听说要喝粪水,和士开面露难色。这时刚好有一个人来访,见此情形,拍马屁说:“这种东西很好喝的,王爷不必多虑,我先喝给你看。”说完端起粪水一口而干。看见有人示范,和士开也勉强喝了几口,出了一身汗,病就好了。和士开的用人标准是,“以左道事之者,不问贤愚,无不进擢”,那个带头喝粪水的人,想必后来是高升了。武则天时,御史大夫魏元忠生病,右台侍御史郭弘霸前去探视,他用手指沾了一点魏元忠的大便,放到嘴里品尝一番,兴高采烈地说:“您的大便味道很苦,病很快就会好的。”(《新唐书·酷吏·郭弘霸传》)不过,魏元忠还算是个正派人,觉得郭弘霸这样拍马屁,实在太恶心了,所以去朝廷上班的时候,狠狠地数落了他一通。

人生自古谁无屎,五谷轮回有炎凉。大便本是污秽不堪的东西,而人性的阴暗面,有时候竟然比大便还要肮脏,还要臭不可闻,未免令人扼腕长叹,感慨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