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参考第4段,故事中引用了“《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两句。

问题二

参考第7段的注释中说明了江州是现在江西的“九江”。

问题三

参考第8段,白居易因为晚年与洛阳香山寺的交往,自号“香山居士”。

问题四

最后一句总结了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

问题五

最后1段,“元稹”。稹[zhěn] 释义:1.草木丛生 2.同“缜”

唐朝诗人很多,参考书中就选了三个代表人物,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提到了王维,是在吴道子的故事中。)

但是每每读到白居易,就想起另一个大诗人王维。两个人还挺像。王维的出生年月、去世时间,都和李白很接近。但是王维的一生基本上是士大夫的一生,虽然浮沉,但是他的生活离老百姓还是很远的。

王维主要生活在盛唐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已经是个老人了。但是白居易不是,他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发生了,盛唐已经消散了。但是白居易的诗,还是有很浓的士大夫生活的味道。

另外一点类似的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弟弟,安史之乱后,王维能够保全是因为他的弟弟。白居易的仕途,他的弟弟对他帮助也很大。

他们两个人,晚年都隐退,信奉佛教。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就是因为他到香山寺修行,还拜了个师傅。这个香山,是洛阳的香山。

历史上有多少个白居易的故事(中华历史两千问185)(1)

洛阳龙门香山寺

说说白居易的弟弟,其实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他叫“居易”字“乐天”,他弟弟叫“行简”字“只退”。一听就是兄弟两个。他弟弟善长写故事。唐传奇中名篇《李娃传》就是白行简的作品。

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这点上,他是下了苦功夫的。我自己认为他前期的作品,价值更高。这个时候,白居易感觉遇到了明主,一腔热血,写了很多反应老百姓生活的作品。但是这个转折点是被贬江州,著名的《琵琶行》。

从仕途上来看白居易,白居易是一个知道变通的人。从江州以后,他到地方任职,就注重实事,也能看出来,他在缓和与朝廷的关系。这点不像差不多时候的柳宗元、刘禹锡。

比如他去杭州的时候,就注重疏浚西湖,这给以后治理西湖留下了很好的经验。据说还修了个堤坝,后人纪念他,称为“白堤”。不过,也有史书上说,白居易之前,就有了这个堤,当时大家都叫“白沙堤”。白居易的很多诗都提到了。

他离任的时候,特意留下一部分俸禄,作为周转资金。后来战乱,就都弄丢了。

但是,白居易其实也很“轴”。他到36的时候,才结婚,就是因为他特别喜欢一个女孩,他妈坚决反对,苦等20年。到了晚年,才有了一个儿子,不幸也夭折了。他还有两个女儿,但是最终只有一个女儿长大成人。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女儿奴”,写了很多诗记录孩子的成长。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小娃撑小艇”了,特别口语化,犹如白描,了了数笔,就把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在我国,大家记住白居易,更多的是因为“地不知寒人要暖”这样直指人心的诗句,但是在日本,“燕脂漠漠桃花浅,青黛微微柳叶新”,“闭阁惟闻朝暮鼓,登楼空望往来船”这些诗句更有名。

历史上有多少个白居易的故事(中华历史两千问1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