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眼界#

二宝每天读一遍《大学》,已经快会背了,我每天听他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成了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他会问我,其中一句是什么意思,经常把我问懵,我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编一编,有时也会让他猜猜什么意思,再去网上查查。当我看到《杨鹏解读<大学>》,果断入手,和孩子一起读起来,发现这本书是真的不错,对我们很有帮助。

论大学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以现代眼光重温大学)(1)

这本书是杨鹏编著的,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哈佛大学北京掌上国学院创办人。著有《成为上帝》、《杨鹏解读<道德经>》、《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究》等等。

孩子也问过我,为什么要读《大学》?我只知道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国学经典!具体也说不出来。读了这本《杨鹏解读<大学>》,透彻许多。

论大学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以现代眼光重温大学)(2)

《大学》篇幅不长,不过很精辟,文字简洁优美,朗朗上口,是儒家经典,启蒙首先。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四书”,位于“四书”之首。阅读四书五经,必须须先研读《大学》,把握领会儒学根本,才能更好的正确理解其他经书。《大学》作为官方科举考试规定教材之一,竟然延续了600年时间,可见其地位之高。

那么在今天读还有价值吗?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其实贯穿《大学》始终有一个思维方法,那就是“天理秩序”,“格物秩序”,“明德秩序”,“人事秩序”,这四组关系即为:人事在德行中,德行在自然法中,自然法在天理中。这个思维方法是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价值的。《大学》是一部实现生命天人合一的教程;人与自然合一的教程;个人修身的教程;社会治理学的教程。所以时至今日,读《大学》还是意义非凡的。

杨鹏老师共用十二章来讲解《大学》。先讲了总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再用十章来慢慢解读,最后一课总结收尾。清晰的译文,详尽的注解,文中逐章逐句逐词的解析,联系当今社会做更透彻深刻的阐述。让我们轻松易读,又醍醐灌顶。

论大学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以现代眼光重温大学)(3)

特别是“第六讲,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特别受用。教会我们排除情绪干扰,管理好情绪,学会能够公正客观地判断事务。修身指的是使自己心正。解析了造成心不正,认知偏差的五种情绪,即“愤怒、恐惧、爱好、喜欢、忧患”;和“偏爱、歧视、盲从、偏袒、偏差”这五种人会出现的情感状态。认识这些以后,学会管理好情绪,对我们的正确判断和决策非常重要。

孩子读《大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首先对表达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收获了知识,还提升了认知。

一天俩娃争吵,爸爸训斥他们,二宝小小不服气的说:“你这样说话也不对,为人父,止于慈,你看看你……”我瞬间哈哈大笑,问他怎么知道的“为人父,止于慈”?他说在《大学》上读的。我首先表扬他读书认真,能恰当运用。接着,我又问,它的前一句是什么?他很快说,为人子,止于孝。我正想说什么,他立马说,他错了,不该和姐姐吵,不该反驳爸爸。我接着又夸他,读经的孩子就是通透,觉悟高。他有时候会冒出一句“富润屋,德润身”,或者来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论大学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以现代眼光重温大学)(4)

《大学》作为国学经典,不止孩子可以读,其实每个人在任何阶段都可以读它,它是铸造心灵的重要工具,会培养我们的“明明德人生观”,提升我们的德行。《杨鹏解读<大学>》就是学习《大学》的指南针,带着我们一一破解经典中蕴含的文化密码,学好“大学之道”,从而修身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