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 记者:韩小妮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1)

那一年,310102绝版了……

那一年,南市并入黄浦。从此,以“310102”开头的身份证号码绝版。

那一年,上海的楼市还分为内销房和外销房,中高档楼盘的单价在6000元到7000元之间。

那一年,张国荣来上海开了演唱会。那是他第一次来内地办个唱,没想到也成了他在上海的最后一次……

1999年,26岁的朴树唱着《我去2000年》,满怀对新千年的期待。

20年后,我们也去2000年,看看那时的上海是什么样子。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2)

2000年伊始,豫园九曲桥竖起迎新千年长廊。/周红钢 摄

2000年的春节是2月5日。那一年是农历庚辰年,俗称龙年。

中国人历来有龙的情结。有人专门算了一下:

2000年人称“新千年”,公历整千年巧遇龙年,这要“三千年等一回”,下回得等到5000年(也是庚辰年)了。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3)

龙年到来之际,梅陇镇广场把中庭布置成了“侏罗纪公园”。/张春海 摄

整个90年代的高速发展,给上海在新千年开了个好头。

当时,上海已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到1999年底,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达3185幢。

要知道,1990年,上海的高层建筑才739幢。短短十年间,数量几乎翻了两番。

其中,有不少高楼集中在浦东陆家嘴。420米、88层的金茂大厦是当时的“上海第一高度”。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4)

2000年的陆家嘴,金茂大厦是“第一高度”。/陈石麟 摄

不过旁边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已通过立项,“创新高”只是早晚的事。——后来的故事你也知道了,如今陆家嘴已集齐“厨房三件套”。

浦东开发十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浦东新区首届人民政府在那一年宣告成立。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5)

浦东开发十周年,八佰伴门口竖起宣传广告。/周红钢 摄

而在浦西,黄浦区、南市区在那一年“撤二建一”,设立了新的黄浦区。

从此,“南市区”功成身退,从上海的行政版图上消失了。以“310102”开头的身份证号码也随之绝版。

但是作为“上海源”的所在地,“老南市”至今是让许多上海人魂牵梦萦的名字。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6)

曾经的南市区地图

那一年,初代网络作家、如今改名为“庆山”的安妮宝贝出版了作品集《告别薇安》。她笔下的都市男女爱穿白棉布裙子和棉布衬衣,喜欢酒吧、音乐和香水。

同名小说《告别薇安》里的男主人公生活在上海,“每天早上他坐地铁去公司上班,在地铁车站买一杯热咖啡,然后在等车的间隙把它喝完。”

彼时,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在试运行9个月后正式通车。6个月后,地铁三号线一期通车试运营。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7)

三号线中潭路站附近,“两湾一弄”改造工程“中远两湾城”已显轮廓。/吴文骥 摄

噢对了,那时上海人习惯称三号线为“明珠线”。试运营期间,它的行车间隔是30分钟。

对比现在上海轨道交通四通八达的17条线,以及高峰时间几分钟的行车间隔,不得不说,二十年,今非昔比。

那一年9月,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澳大利亚悉尼,上海人也在关注那里举办的第27届夏季奥运会。

上海姑娘陶璐娜轧了记台型,夺得女子气手枪50发冠军,为中国代表团赢得首金。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8)

2000年9月17日,上海姑娘陶璐娜为中国夺得悉尼奥运首金。/焦卫平 摄

在她的家乡,上海康城立即宣布,要送一套房子给她。

也许是一种营销方式,据说这家房产商摩拳擦掌准备了10套类似住房,作为送给上海金牌运动员的奖品。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9)

当年的报纸刊登了上海康城赠房的消息

最后,陶璐娜和王励勤分别获得了住房一套。当时的新闻称,面积为100平方米,两室两厅,价值30万元。

数学好的你掐指一算,是的,单价是3000元一平米。

新千年伊始,从徐家汇商圈,长宁区新华路、虹桥一带,到静安区南块,卢湾区建国路附近,虹口区欧阳路一线,上海中高档楼盘的单价基本在6000元到7000元之间。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10)

成片的旧房旁边,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张春海 摄

就连原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外销房也在纷纷降价、外销转内销。

比如地处番禺路、平武路口的仁达公寓,从原价1200美元/平方米降至均价5300元人民币/平方米在出售。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11)

当时报纸上,外销房转内销降价销售的广告

内销房和外销房之间的价格鸿沟被填平,那一年传出内外销房并轨的消息,也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从此,外销房逐渐淡出上海商品房的历史舞台。

那时候,上海为了鼓励市民的住房消费,真是操碎了心。

房产交易契税从原先的3%降为1.5%,其中地方贴费一半,市民实际只交0.75%;

个人购买商品住房所支付的购房款及购房贷款利息,5年内可从个人所得税计征税基中扣除……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12)

购房者乘坐房产商提供的免费巴士,参观梅陇的样板房。/金定根 摄

回首2000年,不少人扼腕叹息,后悔没有出手买房。不过,当年要拿出积蓄、申请贷款来买房,还是一件需要魄力的事。

毕竟,那一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只有11718元。

许多上海人选择了先走一小步:买下自己住的公房。

2000年6月30日前,上海独用成套公房出售成本价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198元计算。

赶在价格调整前,不少区县公有住房出售部门出现了排队购房的场景。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13)

那一年国庆前,杨浦区房地局权籍管理所每天有逾千人排队购买居住公房产权。/王照晖 摄

同样让许多上海人抱憾的是,没有抓住上海股市那一波跨世纪的牛市行情。

2000年7月19日,沪指首次冲上2000点大关。

上证指数从1999年5月19日的1000多点起步,到2001年6月14日最高上摸2245.44点,两年涨幅翻番。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14)

龙年春节股市还未开市,老股民已聚集在证券公司门口。/张春海 摄

不过,股票的事情谁说得准呢?冲上巅峰后,上海股市随即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漫漫熊市。


申晨不一般:申晨间那一年(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