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

唐云《端午即景》

在我国传世的历代名画中,以“端午”为主题的也为数不少。品赏这些传世名画,独特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跃然纸上,沁入心田。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2)

吴昌硕《端午佳果》

先秦时,人们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先秦古籍《夏小正》中记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认为五月初五这天要准备草药以祛除毒气。《大戴礼记》亦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用佩戴兰草、沐浴洁身来驱邪避祸。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3)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4)

宋《浴婴图》

我国古籍对各地的端午节俗亦多有记载,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以菖蒲一节九寸者,泛酒以避瘟气。”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5)

朱屺瞻 《端午佳品》

任伯年的《端午图》则素朴清雅,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寥寥几笔,韵味十足,似乎可见作者饮黄酒小酌的悠闲场景。端午节吃黄鱼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任伯年小酌的时候自然忘不了这一点。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6)

任伯年 端午图

此画所绘均为端午节常见之物,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孤诣。着色鲜丽,艳而不俗。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7)

罗聘 端午图

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宫中档案说此图“端阳节备用”,表明当时宫廷也有端午使用菖蒲、艾蒿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8)

郎世宁 午瑞图

雄黄酒、咸鸭蛋、粽子、荔枝、樱桃,都是端午节应景之物,白石老人以少胜多,以寥寥几笔将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酒温果鲜之感。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9)

齐白石 端午美味图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0)

齐白石《五日吉祥图》

此画为大千旧画重绘之作,癸亥(1923)仿石涛清新俊逸画风,书法遒劲中稍显稚嫩,但不难看出早期张大千在绘画中的深厚基础和仿古能力。戊子(1948)年重画枇杷、大蒜,笔法简练纯熟,敷色雅丽、相得益彰。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1)

张大千 五瑞图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2)

张大千 端午习俗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特色民俗活动。《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3)

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 五月竞舟

每年端午节,楚地纷纷举行龙舟竞渡活动,以纪念屈原,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一项重要的端午节俗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4)

《观竞渡》

此画继承了唐代“大小李将军”华美的青绿山水画风,画面整体气韵瑞丽生动,敷彩勾勒工丽细致,具有明代工笔绘画构图布局灵动、画面充满动感、人物细节精致、所描绘的风俗情景生动写实的风格。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5)

崔护 程宗元 《龙舟夺标图》

图中有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中间的龙船装饰华丽,舟中设有一亭,亭内有许多人在观看比赛;前后两舟则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舟上的参赛选手,跟随鼓声的节奏指引,奋力划桨。溪流两旁,林霏朦胧,侍卫仪仗游行其间;观赛的百姓,或立或坐,欢呼雀跃,场面十分热闹。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6)

王振鹏《龙舟竞渡图》局部

此图描绘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市)金明池水戏争标的场面。池岸四周桃红柳绿,间有凉亭,船坞,殿阁。水中龙船屑楼高阁,人物活动于楼内外;龙船两侧各有小龙舟五艘,每艘约有十人并排划桨,船头一人持旗;另有数只维游其间。书面左,下两侧的苑墙内外,人群熙来攘往。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7)

张择端《金明争标图》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8)

郑重《龙舟竞渡图》局部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19)

李昭道 《龙舟竞渡图》

关于端午节的几幅画(历代名画中的端午节)(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