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秦川八百里,人文渭南几千年陕西的东大门——渭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让这片古老而充满诱惑的土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西岳华山名诗佳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西岳华山名诗佳句(渭水襟怀连中外)

西岳华山名诗佳句

诗画秦川八百里,人文渭南几千年。陕西的东大门——渭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让这片古老而充满诱惑的土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一个国家,需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同样,一个城市也不可或缺自己的精神,一座伟大的城市必须通过一种共同享有的认同意识将全体城市居民凝聚在一起,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信念体系,城市的未来将很难想象。什么样的话语,才能凝聚人心,展现新时期的渭南精神?

征集:从渭南发出最强音

2013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主办“渭南精神·渭南名片”征集活动,旨在通过发现整合渭南历史、人文、社会、经 济、民生等元素,充分反映渭南人民在建设“开放之门、形象之门、富裕之门”中新的精神风貌,增强城市“软实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凝聚渭南人民建 设美好家园的正能量。

征集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全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各种投稿信件和邮件纷至沓来,全国22个省(直辖市)5100余人参与活动,共征集到渭南精神作品8000余条,渭南名片作品2000余条。

家住山东省青岛市的乔刚,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渭南,从此一直关注这个关中平原美丽隽永、蕴含灵气的城市。当得知开展征集“渭南精神·渭南名 片”活动,他就把自己这些年所闻、所见、所知、所想,经过反复推敲,最终提炼概括为“坚毅豁达、实干图强、尚德尚文、创新创业、至诚至和、自信自强”,寄 给了组委会。

很多像乔刚一样的“外地人”纷纷表示,渭南开展这项征集活动,起到包容历史、吐故纳新的作用。现在的城市发展需要宣传的有力推动,以此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创业发展。相信新时期的渭南精神、渭南名片会成为渭南的外宣标识。

渭南不孚众望。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杰出的人才,英贤将相,代不乏人。悠久的历史、灿若星河的文化与壮丽的山川河流交相辉映,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风光旖旎的洽川湿地,党家村,西岳庙、司马迁祠、桥陵、泰陵等风景名胜荟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担当”、“尚德”、“创新”、“自强”等热词,集中体现了近现代渭南人敢想敢干勇于担当的时代元素,融入了实现渭南跨越发展所需要的包容兼蓄 的胸襟、开拓创新的意识、诚信文明的品格、求真务实的理念、艰苦创业的精神、大气开放的眼光、进取争先的勇气,总结和提炼出了符合渭南特征的城市精神,为 渭南的争先崛起注入了精神力量。征集活动成了一次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营销力的生动实践。

畅谈:集百家之长画骨描龙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独特的精神品质,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渭南精神”是渭南区域文化的象征,是渭南人的气质、风骨和灵魂。它存在于悠久历史长河中,是渭南地域文化的符号,涵盖的是渭南人的文化特质,代表的是渭南文明持续演进的结晶。

西安市临潼区的毛德驰老先生已经73岁了,多年前曾在蒲城县中国授时中心工作。对于渭南,老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认知。他说:“渭南的华山、渭水在国内外、历史上都很有影响,是两个最明显的标志。华山高昂,有步步升高的意思,渭水川流,包容很多理念,很贴切渭南精神。”

为了使“渭南精神·渭南名片”征集活动更加贴近渭南,深入渭南人心,来自文艺界、教育界的学者专家及部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等各界人士字斟句酌,讨论分析,畅谈渭南精神。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成水庆从地域、文化等方面分析总结渭南人的性格特点。他说,自古以来渭南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渭南人质朴而深刻,开放而内 敛,思想深邃,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做事铿锵有力,豪爽而不拘小节,孤傲直率,敢作敢为,富有牺牲精神。而今,渭南要勇于脱去陈旧的外衣,用新思想、新 文化元素融合古老的城市文明,推动渭南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肖云儒说,“黄河与华山相恋的地方”、“华山风骨·渭水襟怀”这些表述语,有意境、有延伸,唯美、贴切、形象地表现了渭南 特有的风貌和情怀,突出了大山担当、巅峰卓越的内涵,包含了渭南人特有的实干、坚毅、厚德、重义,同时兼有百川融汇、激流勇进的意思,涵盖了包容、和谐、 创新、开放的含义。

渭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激扬了全市人民创业进取的士气,敢为人先的胆气,超越自我的勇气,务实谋事的风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渭南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渭南精神勾画新蓝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悠久的历史铸就了渭南独特的城市性格。渭南民风淳朴,豪放豁达。渭南人勤劳坚毅,吃苦耐劳,艰苦创业,乐观向上,热情好客,当面对各种风险与考验时,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合舟共济,战胜困难。

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渭南经济建设社会获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心城市高楼林立,大时空、大视野、大渭南的跨越就在眼前。

“创新创业创优”,是渭南发展的动力之源。渭南重视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创业,是人人向往的创业热土。渭南人团结拼搏,在开拓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

渭南人勇于创新,“渭南模式”层出不穷。富平县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试点、简政放权的渭南实践,“一元剧场”、“大荔模式”、3D打印、工商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等,被媒体誉为体制改革破冰之旅,开创了全国先河。

渭南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渭南精神积淀在渭南民众的血液中。在这广袤的关中大地,先贤们为后世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立足渭南,承其遗志,无愧历史,无愧未来,不断增强渭南人的归属感、自信心和自豪感,矢志不移地把渭南的精神发扬光大,这是东秦儿女的历史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