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易错字词大全1000个(小学到高中常见易错字ABC)(1)

几乎每一个走过学生时代的,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有一些字,我们从小学开始就经常见到,也经常用到,但每到重要考试,总是要出错。

为此,我们找到了一些日常容易用错的字词进行了辨析,供大家参考。

(A)1.“哀兵必胜”不能写作“衰兵必胜”。

2.“艾滋病”不要写作“爱滋病”。“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统称,是一种传染病。

3.“爱不释手”不能写作“爱不择手”。

4.“爱屋及乌”不能写作“爱屋及屋”,也不能写作“爱屋及鸟”。

5.“暧昧”不要写作“爱昧”。“暧昧”是指含糊、不明白,不光明、不可告人。例如:态度暧昧、关系暧昧。

6.“安装”不要写作“按装”。“安”的常用词组有:安排、安置,安插、安营、安逸、安全套;而“按”是指用手或指头压、依照、压住的含义,其常用词组有:按照、按时、按摩、按揭、按钮、按键。

7.“安详”不能误写作“安祥”。词典中没有“安祥”这个写法。

8.“俺、咱、我”三字意义相近,都有第一人称“我”的意思。“俺”是代词(方言),指我们(不包括听话的人)或我。“咱”是指“我”(方言)、咱们。“我”是代词,指称自己或自己。“俺”和“咱”多用于口语,而“我”多用于书面语。“我行我素”和“忘我精神”中的“我”都不能用“俺”或“咱”替换。

9.“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或“按步就搬”。即:“部”不要写作“步”,“班”不要写作“搬”。“按部就班”是成语,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10.“黯然”不能写作“暗然”。(B)

1.“扒、拔、拨”三字的区别:“扒”与“拔”发音相近,意义相似。“扒”是脱掉、挖、拆、抓着可依附的东西。例如:扒皮、扒车。“拔”是往外拉、抽出、夺取、超出。例如:拔河、拔苗助长。而“拨”与“拔”字形相似,发音不同,应注意区分。例如:拨款、拨乱反正。

2.“白头偕老”不能写作“白头携老”。“偕”是共同、在一块的意思。

3.“摆摊儿”不是“摆台儿”。

4.“百折不挠”不能写作“百折不饶”。“挠”是弯曲、屈服的意思。

5.“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是成语,意思是从观察的部分可以推知全貌。“可见一斑”不能写作“可见一般”。

6.“班门弄斧”不能写作“搬门弄斧”。

7.“搬、般、斑、班、颁”五字的区别:“搬”是迁移、移动物体的位置。例如:搬家、搬运。“般”是这、样。例如:这般,百般安慰、十八般武艺。“斑”是斑点或斑纹。例如:可见一斑、斑马。“班”是为了工作或学习等目的而编成的组织、戏班等。例如:进修班、值班、班组。“颁”是发布、颁发的意思。例如:颁奖、颁布。

8.“板”与“版”。“板”是指片状较硬的物体。“版”是指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或书籍排版。例如:版本、出版社、版权、版式。注意:“版画”不能写作“板画”,“版图”不能写作“板图”。

9.“傍”与“旁”。“傍”有靠近意思。例如:傍晚、依傍。而“旁”有旁边的意思。如:“旁观”不能写作“傍观”,“旁边”也不能写作“傍边”。

10.“报道”与“报导”读音相似,含义相同,现提倡用“报道”。

11.“爆发”与“暴发”。“爆发”指猛然破裂或迸出、突然发生。例:火山爆发、爆炸、爆冷门,另外,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风雨、疾病等的突然发作,另外,“暴发”在指突然发财或得势时,多含贬义。

12.“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跟原数相乘,也指加倍、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例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例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3.“BP机”是“BEEPER”的缩写,也可写作“寻呼机”,但不要写作“BB机”。15、“崩裂”与“迸裂”读音不同。“崩”是指倒塌、破裂。例如:崩溃、崩塌。“迸”是指向外溅出或喷射、突然破裂。例如:迸发、迸溅、迸碎。

14.“逼上梁山”不能写作“逼上粱山”。

15.“必恭必敬”中的“恭”不能写作“躬”。

17.“敝帚自珍”中的“敝”不能写作“蔽”或“敞”。

18.“金碧辉煌”中的“碧”不能写作“墙壁”的“壁”。

19.“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同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其否定是“无须”、“不须”或“不必”。而“必需”的意思是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构成“必需品”词组。

20.“庇”与“蔽”两字都有遮蔽之意,但“庇”倾向于袒护、保护。例如:包庇、庇护。而“蔽”是指蔽盖、挡住。例如:掩蔽、蔽塞、遮蔽。

21.“编”与“篇”。“编”作为书籍按内容划分的单位,大于“章”。例:上编、中编、下编。“篇”是指首尾完成的文章。例如:篇幅、篇目、篇章。

22.“变本加厉”中的“厉”不能写作“利”或“历”。“厉”是指厉害。

23.“辨”与“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意为辩解、辩论。例如:辩驳、辩护、辩辞、辨明、辩诉。“辨”一般是指经过分析、区别的进行判断。例如:辨别、分辨,辨析、辨识、辨认。但“辨”与“辩”有时含义相同,如“辨证”可写作“辨证”,“辨白”可写作“辩白”,“辨正”也可写作“辩正”。

24.“表明”与“标明”。“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表示清楚。例如:表明心态、表明决心。而“标明”是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使人知道。例如:标明记号。

25.“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C)

1.“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例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例如:风采、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2.“财运亨通”中的“亨”不能写作“享”。

3.“博彩业”不要写作“博采业”。“博彩”是指赌博、摸彩、抽奖一类活动。但“博采众长”中的“采”不能写作“彩”。“采”是指选取。

4.“残杯冷炙”中的“炙”不能写作“针灸”的“灸”。“炙”是指烤熟的肉。

5.“草菅人命”中的“菅”不能误写成“营”。

6.“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7.“才”与“材”。“才”是指才能、有才能的人。而“材”是指木料、资料及有才能的人。当“才”与“材”作“有才能的人”讲,“人才”与“人材”相同,但现在多用“人才”,而不用“人材”。

8.“查”和“察”发音相同,意义相近,都有调查的含义。“查”是检查、调查。例如:盘查、查办、检查。而“察”是仔细看、调查。例如:察觉、察看、明察秋毫。

9.“叉”与“插”。“叉”是指用叉取东西。例如:钢叉、叉车。而“插”是指刺进或穿入别的东西里。例如:插班、插话、插空。

10.“谗”与“馋”。“谗”是指在别人面前说某人的坏话。例如:谗言、谗害忠良。“馋”有看到好吃的就想吃,羡慕之意。例如:馋猫、眼馋、馋涎欲滴、馋嘴。

11.“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警钟长鸣”不要写作“警钟常鸣”。

12.“偿”与“尝”。“尝”是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或者是指经历、体验。例如:尝试、品尝。“偿”是指归还、抵补、满足。例如:偿还、得不偿失、如愿以偿。

13.“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教,恭敬受教。不能误写成“城门立雪”。

14.“呈”与“承”。“呈”当“恭敬地送上去”讲。例如:呈送、呈报、呈递。“承”作“接受(命令或吩咐)、承担。例如:承接、承揽、承诺、承运、承认。

15.“词”与“辞”。“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单位;“辞”是指优美的语言,也可指古典文学的一种载体。“辞海”中的“辞”不能写作“词”。“词典”虽然与“辞典”相同,但“企业大辞典”不能写作“企业大词典”。

16.“奔驰”词组中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

17.“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

18.“淬火”不同“退火”,两者都是使金属冷却,但是冷却方式不同。“淬火”是通过冷却剂(油、水等)使金属急速冷却,而“退火”是指金属自然状态下缓慢冷却。“淬”通“火+卒”。“退火”不能写作“煺火”。

19.“仓皇失措”不能写作“苍慌失措”。

20.“重蹈覆辙”中的“蹈”不能写作“倒”,“覆”也不能写作“复”。意思是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21.“开诚布公”不能写作“开城布公”。“开诚”是指襟怀坦白,表示诚意。

22.“老生常谈”原指老书生的平凡议论,今指很平常的老话,不能写作“老声常谈”,也不能写作“老生长谈”。

世界记忆法大师免费授课

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习靠死记硬背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

那么请加QQ/ 374862578(长按复制),或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 gaoxiao3210(长按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