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在潍城区爱国路健康西街向南50米路西的“小修”便民服务点,刘东风师傅正在给附近居民王先生进行鞋底修补作业。

  据了解,为了更好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三小修”便民服务,根据潍坊市城市管理局统一部署,潍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筹措资金,对辖区内的“三小修”摊点进行升级规范,在苗圃四路、苗圃三路、友爱路等背街小巷、小区周边,集中打造了31处便民“三小修”服务点。

  何为“三小修”?即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修理非机动车、修锁配钥匙和修鞋补包的统称。

便民设摊疏导点(给小修摊主安家)(1)

便民设摊疏导点(给小修摊主安家)(2)

  记者在潍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以前,这些小修摊因经营位置不固定,散落在主次干道各处、经营秩序混乱,导致与城市文明和市容秩序管理要求格格不入,管理难度大,一度成为困扰城市形象提升的难题。他们在满足居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前提下,采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举措,确保在不妨碍市容、不拥堵交通、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在选址上进行了充分论证,对小修摊点进行了升级打造、规范化管理,让城市管理工作更加便民、更接地气、更加温暖。同时,根据场地大小和布局情况,他们设置的便民服务点还可以同时容纳多个不同类型的“三小修”,以便更好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的不同需求。

  这31处“三小修”服务点统称“小蓝蓬”,做到了"七个统一",即:统一编号、统一划线定位、统一配备遮阳篷(或遮阳伞)、统一配备作业服装、统一配备分类垃圾桶、统一配备防污地垫、统一配备休息坐凳,并与各"小修"业户签定了以诚信经营、文明服务为主旨的《潍城区"小修"便民服务点告知书》,明确了"小修"便民经营点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该“小修”便民服务点的刘东方师傅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57岁了,家住在于河街道南伦村,已经在这附近干了有20个年头了。因为家里离这比较远,每天几乎都是早出晚归,现在孩子都大了,四年前,老板因患病不能下床,为了给孩子们减轻负担,他在照顾老伴的同时,坚持在这里为附近居民提供“小修”服务。以前,没有固定的点位,就跟打游击一样,有时候熟人经常跑空。现在,政府给他们这些流动“小修”便民服务点免费配备了统一编号、统一划线定位、统一配备遮阳棚(或遮阳伞)、统一配备作业服装、统一配备分类垃圾桶、统一配备防污地垫、统一配备休息坐凳等配套设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家”,既实现了稳定的收入,方便照看一同出来的老伴,又给方便了附近需要修补的居民。

  “为加强规范管理,我们对 ‘三小修’便民服务点实行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对优秀‘小修’点进行表扬奖励,合格以上‘小修’点定期统一更换自然折旧的设施,对不服从管理、影响城市形象以及越线、占道经营、卫生脏乱差、设施夜间不撤收等不合格‘小修’点进行通报批评或责令停业整改、收回配发设施,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直至取消其经营资格,真正实现让‘小修’便民服务点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亮点’,既美化了市容,又方便了大家。”潍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南关中队中队长张彬说道。

  为了让市民更加清楚知道这些便民服务点,潍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制作了“三小修”便民服务点电子地图,纳入潍坊市城市智慧管理系统,市民群众关注“潍坊智慧城管”小程序,点击“便民服务-小修服务店”就能快速查询锁定“小修”摊点的位置,同时,他们还结合城管执法巡回岗、城管开放日、城管执法进社区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方便市民按需选择就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