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出来,心里的疙瘩就解开了

怎么解决老人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化解老人烦心事)(1)

■晨报记者高慧娟采写

心理咨询听起来是“高大上”的事儿,但太原市小店区坞东社区搞的心理咨询却很“接地气”,帮老人解决后顾之忧、调解婆媳矛盾……2月23日,坞东社区主任武玉英告诉记者,该社区已连续组织了十几场心理咨询,“每季度一次,请太原米兰阳光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咨询师李欢欢来社区和大家交流学习。本来准备年后天气暖和点儿再开一场,可有几位老人等不及就找我交流来了。”

武玉英说,社区老年人家里啥情况自己比较了解,所以能“对症下药”,“有时就得让老人把话说出来,这样老人心里的疙瘩才能解开”。

◎讲述一

过年过得心里憋屈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63岁的社区居民陈阿姨就坐到了武玉英的办公室。“过了个年心里不痛快,天天就看见我儿子收拾家了……”陈阿姨一进屋就和武玉英数落自己的媳妇。原来,过年期间陈阿姨家里共招待了5拨亲戚,每次都是儿子忙前忙后地张罗,“前后5桌饭,都是儿子主勺,媳妇也就剥剥葱、捣捣蒜;亲戚进门,儿子一会儿端茶一会儿洗水果,媳妇则坐一旁和亲戚聊天;吃完饭,儿子还得洗上十几个盘子和一堆的碗筷,媳妇坐着不管……”

儿子干那么多活,陈阿姨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从大年初四开始,陈阿姨和媳妇闹起了别扭,媳妇端来粥,她说“太稠,咽不下”,媳妇端来饭,她说“太烫,等等吃”,媳妇洗衣服,她又说“领口没洗净,胸脯上还有油点”。

听了陈阿姨的讲述,武玉英说:“咱都当过媳妇,如果在婆婆面前自己的老公多干点,是不是咱心里会美美的?两口子的感情会不会更好呢?”家里的活儿不应该分儿子、媳妇,只要有人干就应该很开心,“换位思考,你会觉得其实媳妇挺好的,年前,她给你打扫家、洗涮,平日里还给你端饭、洗衣服……”

点评

李欢欢:老人要学会自己找心理平衡,尤其是女人更应该多换位思考,遇事多分析,切合实际。

◎讲述二

家产咋分让人睡不着

今年春节,看着三个儿子都高高兴兴地回来,秦大妈心里是又高兴又犯愁,“家产咋分,才能让儿子媳妇们都满意?”愁得秦大妈每天半夜就醒了,又不敢告诉和自己住在一起的二儿子和二儿媳。

原来,多年前,秦大妈的爱人去世了,把他们共有的一套房子留给了秦大妈,房产证上也是秦大妈的名字。但秦大妈有三个儿子,她说:“按理说,这套房子三个儿子都应该有份,但房子‘公转私’时,除了老头子的房屋补贴外,二儿子也出了8000多元钱。自从老伴去世后,没房子的二儿子、二儿媳就一直和我住在一起,吃喝拉撒都是他俩掏钱,我想把房子留给他们。”秦大妈琢磨着,老大、老三都有自己的房子,生活比较富裕,把这套楼房给二儿子,楼下的两间小平房老大、老三各一套。秦大妈自己每月还有几百元的补助,这些钱由老大和老三平分。

打定主意后,秦大妈一直想找人商量一下这件事,可一直也没找到个知心人。正巧春节后社区回访,秦大妈鼓足勇气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社区主任武玉英,让她帮忙出出主意。

耐心听完秦大妈的讲述,武玉英说:“阿姨,您可以把三个儿子叫过来,由社区作证立个遗嘱,这样就有保障了。”秦大妈听后,第二天就把三个儿子叫过来立了遗嘱。

点评

李欢欢:对症下药,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这样可以缓解老人的焦虑,让他们心里更踏实。

◎讲述三

媳妇闹情绪抱走孙子

大年初四,武玉英就接到了社区居民段女士的电话:“能帮我把孙子叫回来吗?我家没法儿过了!”

情况紧急,武玉英放下电话就连忙赶到段女士家中。刚见面,段女士第一句话就是:“媳妇带着孙子走了,没人管我,我还过啥年呀?”段女士的儿子走过来说:“走就走了,反正过不到一块儿。”“她走还带走了我孙子,家不成家,过不下去了。”段女士哭着说,年前因为洗衣服的事,她和媳妇大吵了一次,“我这媳妇洗衣服太浪费水,洗孩子的两件秋衣用了六盆水;每天还要用洗衣机洗袜子……”在段女士心里,媳妇是浪费大王,她说过媳妇多次,但是说一次、吵一次,“大年初三家里来了客人,媳妇洗碗时,我又说她浪费水,结果这次媳妇直接抱着孙子就回了娘家,还说不回来了。”

武玉英给段女士的媳妇打电话,听到的却是另外一种说法。原来,段女士一贯节俭,她要求媳妇和自己一样。“夏天,一片熏蚊片要用三天,头一天用一面,第二天用反面,第三天掰开再用一次……”媳妇电话里跟武玉英说,“我实在生气,他们过得太仔细,还不包容我,所以一气之下我才回了娘家。日子肯定还是要过,婆婆心疼我的孩子,我就随口一说不过了,没想到这么严重。”

武玉英对段女士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更何况媳妇嫁过来没几年,让她完全融入新家庭得有个过程,应该多包容,才能让她感受新家的温暖。”武玉英又在电话里安慰段女士的媳妇:“矛盾得解决,但不敢吓唬老人,老人最怕就是儿孙过不好,不要她。”

点评

李欢欢:老年人的心理比较脆弱,不应在言语上吓唬老人,让老人担心,此外,老年人也应尊重别人,不能强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