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铁路穿村而过,铁路沿线的相牛文化公园如火如荼建设中;精美的墙绘与茂盛的绿植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图景……如今的横沥张坑村,旧村换新貌,“颜值”不断刷新。
“村里变化挺大的,屋前屋后的废品、杂物堆不见了,环境好了,咱们村民脸上有光了。”谈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张坑村一位村民自豪地说。谁能想到,几年前的张坑村还是一个破旧、脏乱的小村庄,隧道雨天积水、门前屋后杂物堆放、闲置地杂草丛生。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攻坚号角的吹响,张坑村通过升级村道小巷、旧村改造、打造“四小园”等一系列提“颜值”建设,成功创建“精细化管理示范村”“市特色精品示范村”等。人居环境整治“洁净美”换来村民们一串串开心笑语。
整治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
“旧围存在垃圾”“求雨岭大街已经清理干净”“桂湖公园清理完毕”……每天上午十点前,张坑村党总支副书记张镇林的微信就会响起,不停有工作人员将环境整治照片发在“张坑洁净城市督导群”。一条条信息背后反映出张坑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力建设美丽幸福乡村的信心与决心。
多措并举之下,行走在张坑村道上,目之所及皆是风景:旧村小巷里的石板路平整洁净,拐角处的街头小景绿意盎然,依山傍水的张坑公园不时有三两村民闲庭信步……这些让人醉迷的乡村风光,其背后是张坑村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全体村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集体共识。
环境好不好,村民最有发言权。“以前杂草丛生、垃圾堆放的现象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小花园、小公园。”说起村里的变化,吴小姐总是赞不绝口,“晚餐后一家人出来散步,也是一种幸福。”
“以前我们羡慕别的村,现在他们羡慕我们村,这些年变化真大。”村民张先生一脸自豪。他表示,明渠变暗渠、垃圾卫生死角成花园、宅基地实现“田园梦”,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发力,张坑村不再是之前的破旧小村落。
但美丽环境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时时美”“处处美”?为了引导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张坑村村干部和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做环境整治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宣传者,率先垂范,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凝聚全村力量,构建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同时,张坑村还制定了“路长制”“巷长制”“所(站)长制”的管护机制,把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与村民群众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为每户家庭配置垃圾分类收集桶,动员村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近年来,张坑村在完成村道小巷升级、旧村改造等二十多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市特色精品示范村”二期工程的“四小园”、相牛文化景观提升等多项工程建设,提升美丽乡村成色,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张坑。
建设“四小园”,共圆村民田园梦
人居环境整治的难题在于思想的改变。
旧时,当地村民的习惯用房屋来确定土地所有权,在宅基地上搭建简易的房子、猪栏、牛栏等以作为主权的宣告,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房子以及猪栏等年久失修,大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甚至倒塌,甚至很多宅基地上还堆放了木柴、建筑材料等杂物,严重影响旧村的面貌形象。
如何让这些角落既美观又让村民接受呢?村干部一直在思考,直到看见有些村民在犄角旮旯处种着的蔬菜。
“我们决定对旧村倒塌的旧猪栏、牛栏等建筑进行拆除清理,分别在‘鬼乸园’建设一个小菜园,在张坑公园铁路旁入口建设一个小花园。”张镇林告诉记者,为征得村民同意,第一件事情是与村民协商,工作人员到现场对村民原有的猪栏、牛栏等位置进行丈量面积、登记备案,画好“红线图”,与村民签订改造协议书,明确土地所有权。
“你看,这块是闲置的宅基地,村委会整修好之后,我就在这里种了一些瓜果蔬菜,实现自己的田园梦。”村民张大爷指着一块种满蔬菜的土地说道。他是“四小园”的第一批受益村民,菜地刚整修好不久,他就迫不及待地种上了瓜果蔬菜。
随着“四小园”建设工程的陆续推进,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质,而且环境卫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双提升”的良好局面。村民满意了,幸福感自然而来,环境整治工作也能顺利推动起来。目前,张坑旧村“四小园”建设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6月底可完工。建成后的小菜园和小花园将返还给村民用于种植蔬菜、休闲娱乐等用途。
除了推进建设“四小园”,张坑村积极回应村民反映的明渠存在异味、滋生蚊虫等问题,对旧村内巷道进行明渠改暗渠、铺设排水管道、硬底化升级等一系列改造。现今,旧村的道路平坦了,村民走路更为舒畅,纷纷为此点赞称快。
【记者】刘远忠
【来源】横沥融媒
【作者】 刘远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