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十大谶语(古代最神秘的两大谶语)(1)

众所周知,古代封建社会中自然科学发展缓慢,这直接导致了封建占卜迷信盛行,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流派,风水堪舆。正如此,古代一些谶语让统治者深为忌惮,并由此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比如,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北击匈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听了术士的谶语,“亡秦者,胡也。”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两个在古代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谶语,一个已经成为事实,一个至今迷雾重重,有待解答。

谶语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则预言来自楚人在灭国时的惊天预言,它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是楚国南方一个名叫楚南公的人所说。楚南公认为,即便秦国灭掉楚国,楚国还剩下三户人家,将来灭掉秦国的,一定还是楚国。

历史十大谶语(古代最神秘的两大谶语)(2)

这则谶语广为人知,根本原因在与“楚最无罪。”范增曾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确实如此,战国末年以楚国实力最强,其最终灭亡的方式令人唏嘘。

谶语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谶语最早出现在《春秋谶》中,原话是这样的:汉家九百二十岁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代汉者,当涂高也。按照字面意思,说的是汉朝建立920年后,将灭亡。

历史十大谶语(古代最神秘的两大谶语)(3)

汉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经29位帝王,国祚407年,这意味着与谶语的预言不符合。汉武帝时期,有一次大宴群臣,酒酣之际,再次提到了这则谶语,“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要知道汉武帝时期是汉朝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可汉武帝心中对那句神秘谶语依然难以释怀,经常夜不能寐。汉武帝何等雄才大略,他不能释怀,那么其他帝王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间对这则谶语又有了各种解读。

历史十大谶语(古代最神秘的两大谶语)(4)

董卓死后,有个女术士找到董卓的旧部凉州军阀李傕,对“代汉者,当涂高也”作了一番解读。女术士认为,“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当时天下豪杰并起,李傕深知自己几斤几两,把女术士的话当成了耳边风。时至今日,关于“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解读依旧争议不断,也许这句话只是一句谶语罢了。

参考资料:《古代十大谶语》、《春秋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