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创造是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语言可以和汉字相媲美,汉字语言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情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意思,也有不同的读法。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文字游戏,不同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可以成为新的词语,新的诗歌,也可以成为一句包含着深层道理的俗语。

讽刺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语录(久病床前无孝子)(1)

民间文学俗语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虽然没有完整的文学体系,却靠着它的朗朗上口和通俗易懂,就这样在民间口头相传了下来。

这些俗语都是前人先辈的积累,虽然是大白话,但其背后都有所道理,当代人大可听取这些老人言,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讽刺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语录(久病床前无孝子)(2)

有一句俗语说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意思是说如果家中的老人长时间患病乃至卧床不起,那么他的孩子很难做到孝顺。孝道不是理应遵循的传统美德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不过是人性使然。

一个孝顺的人会对他的父母好,会为他们的养老和医疗付出,父母急病时也能辛苦奔波,可是如果父母并没有大的危险,但又无法自理,那就会成为家庭中的隐形累赘。

这句话说出来令人寒心,但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遇到父母患重病,需要全天伺候的情况,有钱的儿女们大可以花钱请个护工全天照顾,但是外人始终不会像自己的孩子那样细心,而且有些事情也不太适合有外人来做。而且父母们肯定也是希望在自己生病时有自己的孩子陪伴在身旁,就像小时候我们生病父母陪伴着我们那样。而条件比较差的儿女们,如果请不起护工的话就只能自己照顾老人,一开始孩子们可能还会尽心尽力,但是时间长了都会有懈怠的情绪,所以才会有那句俗语。

讽刺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语录(久病床前无孝子)(3)

但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久贫只因无贤妻,这句话就很好的说出了一个家庭的兴旺和女主人的品性有关的重要性。男人们辛苦的在外打拼,回到家后,如果有一个贤良的妻子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就可以让他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外面拼搏。而且妻子的理解也是丈夫出来打拼很大的动力,如果夫妻关系本身就不和睦的话,那这个家庭就难以为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