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孝道都是中华民族最为提倡的。因为一个人的孝,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但是在中国古代还有这么一个俗语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老人一直病,身边的孩子终有一天也会厌烦的。这样的事,残酷又无奈,其实这句话还有下一句更显人间冷漠。

久病床前无孝子后半句道破真相(久病床前无孝子)(1)

比如人们常说“燕子不进愁家门”,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燕子不喜欢吵吵闹闹的家庭,所以不会在那些常年吵架不和睦的家庭筑窝,可是燕子是吉祥的动物,很多人都喜欢它们来自家门口筑窝,所以为了让燕子来自家门口,很多人家就会减少争吵。这句话就是在侧面告诉世人,只有家庭和睦吉祥和如意才会愿意进这个家中。

久病床前无孝子后半句道破真相(久病床前无孝子)(2)

再比如这句“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俗语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其实这句俗语还有后半句,后半句其实更加有教育意义,更加值得我们世人深思。首先咱们说说这上半句,从字面意思理解看,其实就是说如果家里有长辈长时间生病,那么身边在孝顺的人也会变得不孝顺,这句话听起来很不近人情,但是其实也确实有几分现实意义。

久病床前无孝子后半句道破真相(久病床前无孝子)(3)

家里如果真的有一个长时间生病久治未愈的病人,大家试想一下生活要多努力才可以左右平衡,一面是工作一面是家庭,一个人真的是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照顾患病的父母,当自己能力不够或者是精疲力尽时,难免会生出抱怨,这个时候的不孝顺就真的可以理解了。虽然中国是很讲孝道的国家,可是如果真的要长时间照顾患病的父母时,很多人都会拒绝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后半句道破真相(久病床前无孝子)(4)

好在现在医疗和养老制度日渐完善,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请来护理照顾病人,所以“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魔咒还有机会打破。不过这句俗语其实还有下半句更加扎心,也同样的经典:“久贫家中无贤妻”。

这句话很好理解,因为还有一句话说的是“贫困夫妻百事哀”。

虽然有些姑娘嫁人的时候不在乎对方的家境和经济状况,但这种一味追求爱情的婚姻很容易在婚后激情消退后爆发出各种矛盾。

如果是一时的难关,妻子或许可以咬牙相携度过,但如果她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只会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性情大变。

生活是最沉重的打击,妻子作为持家之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她只能学会牙尖嘴利地同小贩讨价还价,尖酸刻薄地挖苦丈夫没有作为,自己心里也积着一腔怨气,觉得当初看走了眼才会嫁过来。

更有甚者会直接离开,你可以怪她没有良心,但她只是想过得好的普通人,这本没有错。

久病床前无孝子后半句道破真相(久病床前无孝子)(5)

归根结底,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虽然这两句俗语十分悲观,但也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又何愁不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