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修身本章引经据典较多,分段解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学第六章注释 崇阳大学笔记第三章?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第六章注释 崇阳大学笔记第三章

大学第六章注释 崇阳大学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 修身

本章引经据典较多,分段解读。

正文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崇阳解读

本段诗句来自《诗经·国风·卫风·淇澳》的第一段。这首诗是夸赞卫武公的,《史记》记载,“武公即位,修康叔之德,百姓和集”。康叔,后面谈《康诰》会提到,是周武王的兄弟,卫国第一个君王。卫武公是康叔的后代。这里就是夸赞卫武公像康叔一样仁德,永远不会被百姓忘记。淇,淇水。澳,又作“奥”,水岸深曲处。菉通“绿”。猗猗,茂盛美丽。斐,又作“匪”,文采。“切、磋、琢、磨”都是打磨物件的方法,古人很讲究用词,打磨骨制品用“切”、象牙用“磋”、玉用“琢”、石用“磨”。瑟,矜持端庄的样子。僴,威武的样子。赫,光明正大的样子。喧,心胸开阔的样子。谖,忘记。整段诗词先写景后抒情,先用竹子喻君子高尚节操,然后又夸奖卫武公像精雕细琢出来的人一样,又端正威武,又光明磊落,被世人记在心中不可忘记。

接着,《大学》对诗词进行了重点解读,这也是引用这段诗词的目的所在。道学、自修,是告诉大家修大学之道要进行“切、磋、琢、磨”。恂,谦恭谨慎;栗,因害怕而发抖;恂栗,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后几句的意思呼吁大家要做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外表威严,道德非常高尚的君子。不为后人所忘,其实就是众多儒者心中期盼的流芳百世。

整段文字就是拿《诗经》夸卫武公的例子来作榜样,鼓励大家学习卫武公做个君子。

正文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崇阳解读

这句诗摘自《诗经·周颂·烈文》。周公归政周成王,周成王掌政祭祀祖先时,先是夸奖诸侯功德达到安抚的目的,指出能参加祭祀是诸侯的荣耀。接着,告诫诸侯功绩再大,也不过是尽臣子的本分而已,并且仍要一如既往这么做下去。最后,用“前王不忘”结尾,有几层含义:一是宣言自己要像周文王、周武王一样做个明君;二是训诫诸侯不要忘记先王之德;三是暗示周成王自己像先王灭商一样威严勇武,在周公辅助下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继而警告诸侯莫反叛,反叛就被灭。《大学》引用这句诗在这里,只选择了其中一层意思,其主要目的是给“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举个例证,强调修身之道要以周文王、周武王为榜样,做个明君,用该用的贤者,亲近该亲近的人,让老百姓快乐生活并得其所利。这样,国家治理的很好,自己才能万世流芳。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儒者是多么看中名垂千古啊!这里的小人是指没有学识的老百姓,并不是现在常用的小人的意思。

正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崇阳解读

《尚书·康诰》是一篇训辞。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商纣王之子武庚见机拉拢他们发动叛乱。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收伏殷之遗民,封康叔于卫。《尚书·康诰》就是康叔上任之前,周公对他所作的训辞。《康诰》的背景故事里有几个有趣的点:第一、周灭商后,实行殷人治殷,武庚是商纣王之子,没有被杀,当了殷人的头头,后来造反了。我们看到后来历代更迭,基本上要么圈养起来,要么赶尽杀绝了,很少再有周朝这么干的;第二、周武王、周公、管叔、蔡叔、霍叔、康叔都是兄弟,这是个祸起萧墙的故事。这个故事经常被后面的朝代“翻拍”;第三、周公非常有名,孔子看他,可能就像孔子之后几百年的儒家学者看孔子一样。周公解梦就是这个周公,但未必是周公自己写的,多是后人借了他的名声。最初儒家学派奉周公、孔子为宗,但唐玄宗李隆基从政治角度考量,下召取消周公文庙供奉的资格,改以孔子为主,延续至今。

周公对康叔的训辞一上来就提到“克明德”,可见其重要性。原文节选如下:“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王是指周公,康叔本名卫封,孟侯是他的官职,所以,孟侯、朕其弟、小子封都是说康叔。丕,大;显考,去世的父亲;克,能。大概意思就是告诫康叔,当年父王是怎样彰显德行,慎用刑罚,爱护百姓,强大华夏的。这里有一点挺有趣的,“克明德慎罚”的“明”是和“慎”对仗的,所以都是动词。所以“克明德”和“明明德”的最后两个字都是“明德”,但意思不等同,这种微妙的差距需要细细品味。但这完全不影响其引经据典。

《大甲》是指《尚书·商书·太甲》。《大学》里面为什么太甲写成了大甲?少了一点。崇阳没查到缘由,胡思乱想间,希望不是因为当年竹简刻字时的笔误造成的,或者传下来的年代久远了刻下来的那一点被磨平了造成的吧。当然也有说法,大学其实是太学。难道“大”通“太”?不追究其源了,崇阳只是学其大道,而不是考古的。《太甲上》开篇就说了故事背景:“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太甲是周武王的孙子。伊尹是商汤至太甲五朝元老。说白了,就是老宰相教育新皇帝的故事,这让崇阳想起了《出师表》,相比之下,伊尹可比诸葛亮霸气多了。顾,常用意思就是回头看,但在文中就有反复看、总看的意思。諟,通“谛”。老祖宗造字很厉害,思维很缜密。“帝”最初用在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如玉皇大帝,有“原初的”、“原本的”的意思。“言”指“问话”。“言”与“帝”联合起来表示“追根刨底地审问”。弄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后,这样这句话就好理解了。说白了就是古代君王自称天子,干什么都要反复地问天命而行,这里有借口顺天承命治理天下的意思。有两点要说明一下:一是封建的天命论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手段,要批判阅读;二是这里“明”的意思和“明明德”中第二个“明”字意思相近。

《帝典》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篇。“克明峻德”出自《尚书·虞书·尧典》篇。尧让位给虞舜时,作《尧典》。原文上下:“日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克,能。大意是赞扬尧的功绩,说尧有明德。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古人思维非常缜密,写一个“明明德”既要让你觉得很对,愿意去信他;还要给你找出的由来。三个例证出自当时很有说服力的《尚书》,这是有文字可考,不是胡说八道的。事例都举得是尧、商汤、周文王三位古人公认明君的所作所为,都是辅助教育后人。最厉害的是用“天之明命”来注解“明明德”,契合了古人尊天敬地的思想。当然古人提到的“天命观”思想,应批判对待。

在这里还要说的一点,朱熹在整编《大学》时把这一段和后两段放在了前面,定义为第二章至第四章。他的思路大致是,先第一章是总章,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是明明德、亲(新)民和止于至善。然后在后面是八条目。而古本里,这三段却是归入了修身的范畴里。细看下来,两种版本都有各自的思路,也都有道理。现在世面上买到的《大学》多是朱熹版的,崇阳还是喜欢两个版本对比着看,这样才能更深地领悟到朱熹和王阳明在争什么。

正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崇阳解读

前面提过,对《大学》第一章“在亲民”有两种解读,而认为“亲”通“新”的解读,主要就是从本段找的依据。大家现在常看的《大学》是朱熹校正的,文字没变,但位置进行了调整,意思也就有变化了。在古本里我们看到这段文字是在修身的解读之下,而新本则是把本段文字调到前面单独成章,这样就更方便为了解读在亲民为何就是在新民。王阳明应该是看了两个版本后,提出了质疑,并自己进行了解读,认为在亲民就是爱民,不是新民。两种解读争执数百年,这里就不浪费笔墨了。

《盘铭》据说是商汤的诗歌,共三句,每句三字,又只以“新”字为韵。与《诗经》相比,商汤的这首诗歌更挑战现代人对诗歌的认知。至于“盘铭”二字的解释,朱熹讲的很明白——「盘,沐浴之盘也。铭,名其器以自警之辞也」。说白了就是商汤刻在洗澡盆上的自警之词,这个行为也传承下来,后人也有在物器刻字自勉的,比如,鲁迅书桌上的“早”字。“苟日新”的“苟”字大多理解为如果的意思,整句话就是“如果能够做到一天自我革新,就要坚持天天革新,重复不断天天革新。”这句话理解没问题,但是作为商汤的自警之词,用“如果”的假设性句子起头,似乎语气弱了些。崇阳了解到,“苟”还有一个意思,贪求。如:苟利(贪求不正当的利益)。把这个“求”的意思用在这里,整句话的意思变为“我要追求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样理解整句话,那在作为一个人的自警之词时,语气是不是更顺一些。

又见《康诰》了,可见这篇文章的政治地位。原文中上下文是:“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大意是周公告诫康叔说,你小子,希望能够弘扬本王的作风,让众民安乐,也算是帮本王顺应天命,激励人弃旧图新。《康诰》的背景前面提过了,武庚带领商朝旧人(殷民)造反被平,这里的“作新民”,就是希望康叔引导自己封地的殷民洗心革面,忘掉商朝,做好周朝子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是周公写的,告诫新王效仿周文王顺应天命,实行德政。周由文王的祖父建国,当时在商朝的领导之下。这一点比较有意思,在当时一个国之下可以还有国,而且居然多年相安无事。所以这里说周朝是旧的国家。“其命维新”是给周代替商找的借口,说周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取了天下。

可以看出,为了解释“新”,本章举了三个例子在当时来讲都很有说服力。一个是商汤日日自我革新的榜样事迹,一个是周公希望康叔以德行引导殷民作新民的训诫范文,一个是周公写的为周文王和周王朝歌功颂德的政治宣传,但是传递了一个以新代旧的思想。“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去追求自我革新。这段主要就是讲君子修身之道,在于不断自我革新。

正文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崇阳解读

这段文字多次出现“止”,其目的就是在讲做人做物要知“止”,其实和“止于至善”是相应的。止的意思前文讲过,有停止、目的等意思。引用的三句诗从国君、百姓、鸟儿三个层次来支持作者的论点:武丁把商朝建设的繁荣,所以百姓就“止”在其千里邦畿;鸟儿有所畏惧,就“止”于丘隅;周文王庄重恭敬,“止”于正大光明又端庄。然后,中间还引用了孔子的话:“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大意是,鸟都知道“止”,难道做人就可以不知道“止”吗?接着,又提出作为君、臣、子、父与人交往,要止于仁、敬、孝、慈、信。这个和我们后来常听的仁、义、礼、智、信略有不同,其实也好理解,儒家思想也是在不断发展中。最后,引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的话:“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个引用告诉大家,审理案子的止不在案子本身,而在于教化人心,使人心畏服。

第一句诗出自《诗经·商颂·玄鸟》。《玄鸟》是殷商后代宋国祭祀其祖先武丁的乐歌。武丁是商朝的中兴之君,玄鸟是商朝的图腾,传说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吞下燕卵之后生下的。整首诗就是夸奖武丁作为武王后的子孙里面最优秀的大王,带领商朝走向辉煌,开拓疆域直达四海,各地供奉的粮食充足,百姓安居乐业,四面八方的外邦小国纷纷朝贺。止,停留、居住。这句诗的大意是疆域达到数千里,为民众所居住。

第二句诗出自《诗经·小雅·缗蛮》。上下文:“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缗”通“緜”、“绵”。很有趣的一点,缗蛮居然找到了两种解释:一种出自《康熙字典》,缗蛮,鸟鸣声。缗蛮黄鸟,就是叽叽喳喳叫的黄鸟。另一种解读从字的结构来理解。纺织出来的布,精曰緜,麤(同“粗”)曰絮。“緜”拆开就是“帛”和“系”,形容鸟像身上绑着帛一样,有漂亮的意思;蛮则是表明这鸟是野生的。缗蛮黄鸟,就是漂亮的野生黄鸟。当然这两种解读并不很影响理解《大学》的文义。从上下文,可以了解大意,就是说一只黄鸟,安安分分地停在山丘的一角,原本畏惧不敢动弹,然后就有人供他吃喝,教育他,最后还送他一程,更上一层楼。《缗蛮》作者很有趣,前面写的是鸟,后面就是写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抒发心意。

第三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前面说过,这是周公夸周文王的诗。上下文:“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穆穆:庄重恭敬貌。缉:通“继”,继续。熙:本义为曝晒、晒干,引申为光明、明亮。敬:严肃谨慎。关于“敬止”,看到好多解释:“敬止:敬之,严肃谨慎。止犹‘之’。”崇阳认为,这句话“于……止”既然被引用到《大学》里,似乎可以看作“止于至善”的“止于”,这样是不是才更靠近曾子本义。这一句话大意是周文王庄重恭敬,正大光明又端庄,应天命接过商朝子民,建立周朝。

正文

此谓知本。

崇阳解读

什么是知本?第一章说过,修身就是知本。这句话是对修身这一章的总结。回过头再看,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讲修身,要以圣人为榜样,不仅要学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还要注意言行,有敬畏、有威仪、能慎独、有明德,并且还要坚持自我革新,知止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