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学而篇第十则的道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学而篇第十则的道理(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句)

论语学而篇第十则的道理

《论语》学而篇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是效仿和模仿的意思。比如疫情期间大家都宅在家里,很多人都在网上跟着视频学做菜,学跳舞,这就是模仿。学的过程属于纯粹的模仿,模仿得越好做出来就越好。

模仿了之后要“时习之”。“时”,时常、经常的意思;“习之“,是练习和实习,不是温习和复习;“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学了之后要经常的练习和实习。

“说”通“悦”,通假字,喜悦之意。“悦”有一个“忄”旁,代表的是发自于内心的绵长的喜悦,把这种喜悦感理解成一种幸福也是可以的。

“悦”与“快乐”是有区别的。快乐是浮于表面的、短暂的;喜悦是来自于内心的、饱满的、绵长的。那什么东西是这种受之于内心的,要用心灵去打造的绵长的喜悦之情呢?

我们先来看繁体的“習”字。

繁体的“習”字上半部分是羽毛,下半部分是”白“字。羽毛就意味着翅膀,”白“字可以理解为日,指的是太阳光。小鸟长出了翅膀,要在阳光下勤加练习才能学会飞翔,学会了飞翔才能跟着鸟妈妈去觅食。

从“習”的字意上理解,“習”是练习和实习之意,就是学了、模仿了,还要勤加练习,还要多多去使用,才能掌握。以我们学英文为例,学了以后没有勤加练习,收获是甚微的,甚至于学了好几年之后还是不会用。

复习、温习不过就是再次模仿,这种模仿不是真正的”习“。真正的”习“是练习和实习,是学了之后还要去做、还要去用,要把学到的东西拿去真正地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在这过程中用心感知并创新,这样才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饱满的成就感,也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绵长而持久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