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37太阳,无为而无不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道德经第37章无为而无不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经第37章无为而无不为
解读《道德经》37
太阳,无为而无不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注释〉
常:恒常。道之常态。
无为而无不为:无我无私的作为,而且无所不是积极主动的作为。即善利万物而不争。
侯王:古代诸侯首领。代表众人。
化:生发化育。
欲:贪欲,私心私欲。
作:产生,兴起。
镇:压,抑制。
无名之朴:代指“道”。无名:默默无名。朴:质朴。
不欲以静:没有贪欲就能安静。以:表示目的。静:安静,虚静。
定:安定,安稳。
〈译文〉
道总是无我无私的作为,而且无所不是积极主动的作为。侯王如果能够遵循道,万物都会依道而行自然化育。如果万物自然化育之时侯王又有贪欲萌动,就要用道来抑制贪欲。用道抑制贪欲,就不会有贪欲了。没有了贪欲,心就能安静,心安静了,天下自然归于安定。
〈解读〉
本章主要阐述了修心为道不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反复修持,做到“常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无边无际、弥漫着能量的虚空。这个虚空也称为“无”。
道的本体是无,即根本是无。呈现的道心、本心是无我。无我则无私。
无为:坚守无的根本、无我的道心去作为,即无我无私的作为。
无不为:无为的状态下,无所不是积极主动的作为。
无为而无不为:无我无私的作为而且无所不是积极主动的作为。也就是无我无私的牺牲奉献自己,尽情助力天地万物各得其所。即善利万物而不争。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呈现出来的品质特征。
就人性而言,人的总源头是道,也就是说,人的根本是无,天命本心本性是无我,本心就是道心,天人合一。原本没有一个“我”存在,本性无我。
只是世人被红尘诱惑,被私心私欲遮蔽,所以迷失了本心,误以为有个“我”存在,因此产生了自我意识,于是用自我,私我、小我运作人生。
修心为道就是要破除自我,回归无我本心本性。效法道,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呈现出来的德,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遵循了天道。遵循天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地释放出来。用自我,私我、小我运作人生就是背道而行,背道而行的人生是渺小的。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心的完全呈现。常有人说人生的境界和格局,真正的境界和格局到底是什么呢?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格局。
世俗人心离道心的距离,也就是一个人拥有道心的程度,决定人的境界格局。境界格局决定人的思维,思维决定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人生结果。修心为道,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使世俗人心回归道心。
天道表明,无为而无不为,是宇宙天地最大的智慧,是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创造辉煌人生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生真正的最大价值,是修心为道的终极目标。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德经》阐述的核心精髓、中心主题。
“无为而无不为”在佛家表述为“应无所住(无为)而生其心(无不为)。人类的最大智慧者们用各自的语言阐述着同一个主题,说的是实相,说的是真理。信者无一不受其用。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天道无处不在,人们若能坚守道,遵循天道,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你的世界将是美好的世界,万事都顺心顺意,人生安平太。这就是万物将自化的意义。
你若背道而驰,你的世界将是乱纷纷,充满烦苦。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就人性而言,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诱惑无限,心也将时刻受到诱惑的冲击,反反复复,所以,修心为道是个长期的功夫,一刻也不能停止。心若有波动,偏离了道心,就要立刻正心,回归道心。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回归道心,人生坚守道心立身天地,贪欲就会被降服,贪欲降服了,躁动不安的心才能安静,躁动的心安静了,没有了贪欲,没有了私我小我,你的世界就会变得很敞亮,很安顺。
天网恢恢,天道无所不在,天地因果承续。“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世界。修身如此,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如此。
坚守道心,坚持无为而无不为,你的世界里,则天下自定,你将大安心,大自在,拥有辉煌的人生,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这是天道的作用,天地因果的承续。
若无为,天下自定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