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某种意义下,论证数学科学的重要性是件相当容易的事,可以举出许多例子(从日常生活到尖端技术)说明数学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常会发现听众不会反对我们所讲的例子,但他们中许多人还是认为数学没多大用甚至干脆说数学没有用。这不仅仅由于数学的语言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还有教育中的问题以及其他原因。

数学建模在大学有什么用(数学建模的意义)(1)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科技人才,数学建模已经在大学教育中逐步开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在进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和参加开放性的数学建模竞赛。

  • 丰富的想象力:数学建模要解决的问题往往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不同的方法,因此,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

  • 抽象思维的简化能力:实际中问题很复杂,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对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 一眼看穿的洞察力:洞察力是一种直觉的领悟,是把握事物内在或隐藏的以及本质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一眼看穿”的能力。但需要经过艰苦的、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有针对性的训练。

  • 发散思维的联想能力:通过某些关键信息展开联想。

  • 与时俱进的开拓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际问题复杂多变,数学建模也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能力,这也是新型创新人才素质的一部分。

  • 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是21世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一种素质,必须具备这种能力,而数学建模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 会抓住重点的能力:建模给出的问题条件和数据往往不是恰到好处,有时甚至杂乱无章,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种会抓重点的判断能力,充分利用已知信息,找出突破口,来解决问题。

  • 高度灵活的综合能力:建模问题的综合性也就要求解决问题所需知识和方法的综合性,否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使用计算机的动手能力: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以及工具软件的使用和计算编程。

  • 信息资料的查阅能力:这种能力是科技人才所必备、数学建模必需的能力

  • 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是建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表达我们所做工作的唯一方式。通过论文,让读者清楚地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结果如何,效果怎么样等。

  • 团队协作的攻关能力:建模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工作,体现团队精神,培养的是团队协作能力,也是未来科研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