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科技拯救世界,谁能想到有一天,科技居然还能拯救不爱挑鱼刺的吃货?近期,据中科院官网消息,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团队已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经一年多的努力,他们根据基因技术,利用鱼类精准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无刺喜头鱼,而喜头鱼便是鲫鱼。另外,这里说的无刺是指无肌间小刺,并非无骨。肌间小刺位于鱼类椎骨两侧肌间隔中,是种膜性硬骨小刺,多达80余根。所以这项研究的成功也代表着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吃鲫鱼时,会被那些扎人的小刺给耽搁干饭速度了。
鲫鱼是双三倍体,每个部分同源基因都具有3个序列高度一致的等位基因。为了顺利创造无刺鲫鱼,桂建芳团队以基因编辑技术单独和同时敲除了鲫鱼的CgRunx2b-A和CgRunx2b-B两个部分同源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因为这两个部分相当于鲫鱼遗传信号的“并联电路”,单独敲除任一部分都不影响它的小刺发育,只有同时敲除所有才会导致这些刺完全消失。之后,桂建芳团队会继续研究记录这种无刺鲫鱼的各方面数据,一旦时机成熟,这一新品种在未来也许会走上人们的餐桌。
其实,国内研究无刺鱼的专家团队并不在少数。在无刺鲫鱼研究成功的前一年,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团队就成功创造了无刺武昌鱼,而他们也与桂建芳团队强强联手,打算在未来准备研究更多的少刺鱼品种。
无刺鲫鱼被人为的创造出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虽然鲫鱼的肉质鲜嫩可口,尤其是拿来熬汤时,更是鲜味十足,但它身上数量可观的小刺却也让不少朋友觉得,鲫鱼吃起来过于麻烦,稍有不慎,就是一场咽喉灾难。于是,从2009年起,就有专家团队开始研究无刺鱼,就在去年一月中旬,无刺鲫鱼被专家成功创造。只要这些“新品种鲫鱼”成功经受住专家们后续的各种研究,也确定对人体并无任何害处,同时通过国家批准,那它们就能被送入市场,进行推广、饲养、销售,直到顺利走上人们的餐桌,让无数人彻底告别被鲫鱼刺卡嗓子的历史。
虽然无刺鲫鱼与有刺鲫鱼在外表、生活习性、大小、肉质等各方面并无差异,但它毕竟是通过编辑鱼类基因的手段而研究出来的,这样做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其实,基因编辑不是跨物种,而是直接对基因进行“内部整改”,产生具有新性状的新品种,相当于去其糟粕。它的存在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首先,无刺鱼的存在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替代品,从而保护原种鲫鱼不被吃到灭绝,也能让人们吃的食物更加健康;其次无刺鲫鱼的研究可以推动科技的进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基因编辑、基因更改等技术,或许这会对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疗有所帮助。当然,一旦无刺鲫鱼顺利成为畅销的美味佳肴,也意味着转基因编辑的食物,将会成为未来生物育种的新方向,到时候咱们吃的各种鱼类或许都会被无刺的改良品种所代替。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大家敢吃吗?
转基因是科技与狠活吗?你知道潜藏在你身边的转基因食品都有啥吗?转基因包含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简单来说就是把一种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新的性状,并能把这些性状遗传的技术。以我们国家批准种植的转基因棉花为例。在培育转基因棉花的时候,专家会先将棉花需要的基因,比如可以抗虫或者耐旱的基因,从其他生物的染色体上剪下来并粘在棉花基因上合适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在不破坏负责棉花正常生长的基因下,同时保证虫子吃了这种棉花就一命呜呼。之后就能顺利培育出一种抗虫或者耐旱的棉花品种,后续结出的种子也会遗传这一优点。因此,转基因技术也是取他人之精华,补自己之短处,全是科技与狠活。
虽然有的朋友很反感转基因技术食品,宣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吃,但实际上,全国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吃过转基因食物。以大豆为例,目前我国90%以上的大豆都来自进口,而这些进口大豆都是转基因的,主要用途是榨成大豆油。此外还会有一些进口转基因玉米也被用来榨油或当做动物饲料,而最后人们又会食用这些油或者动物。
此外,大家身边的转基因食物还有:牛奶、木瓜、西红柿、糖、牛肉、羊肉、猪肉等,在大家的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转基因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