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1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德化人根据客户的文化、风情、习俗等需要而设计生产的“来样加工”“私人定制”等,是几百年前第一次全球化时代最昂贵的“中国制造”,足见当时德化瓷对外贸易交流的繁盛与深入。

德化窑出什么(屈斗宫德化窑遗址)(1)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文物名片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于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提升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包括三班、盖德、龙浔、浔中4个乡镇宋至明代的窑址。其中,屈斗宫古瓷窑位于龙浔镇宝美村的破寨山,是宋元时代的瓷窑遗址,窑基长57米,有17间窑室,出土了7000余件瓷器标本和烧窑的工具。有些盒盖上印有“长寿新船”的文字,证明这些产品计划由海道行销国外。

梅岭窑遗址调查发现的10多条古代窑炉,主要分布在内坂、大垅口、梅岭三地。其中,宋元时期古窑4处、明清8处、民国至今2处,涵盖阶级窑、龙窑等多种窑炉形态。

德化窑出什么(屈斗宫德化窑遗址)(2)

何朝宗《渡海观音》

前世传奇

写在陶瓷上的交流史

德化窑出什么(屈斗宫德化窑遗址)(3)

讲述人陈建中(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泉州博物馆研究员)

台海网6月1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德化陶瓷烧制始于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已能使用高岭土烧造硬陶和原始青瓷,考古发现有时间最早的原始青瓷生产窑场,是世界原始青瓷的重要发祥地。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德化窑瓷器成为重要贸易商品销往世界各地,德化成为外销陶瓷的商品生产基地。

明代,德化窑以“白”闻名于世,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清代,德化窑烟四起,陶瓷窑场遍布山乡峻岭,德化瓷继续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其传承千年、经久不衰,作为中国民窑的典型代表,德化陶瓷烧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

德化窑白瓷传入西方后,被法国人称作“中国白”,很快成为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奢侈品,在欧洲皇室、贵族引起了轰动。在皇室推动下,明末清初欧洲开始启动了以德化白瓷为烧制模本的研究,经过数年的研制,最终成功掌握了德化窑白瓷的烧制技艺,从起初的仿制到后来的自主研发长达百年之久。

在欧洲,德化瓷一度代表着皇权和身份。17世纪德国的三任帝王均收藏了大量的德化白瓷,虽然历经战乱,至今仍存有400多件德化瓷塑精品;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及近代的丘吉尔首相等领袖人物,都十分钟爱德化瓷;许多世界艺术家一样珍爱德化白瓷,比如意大利著名美蒂奇家族至今还珍藏着大量的德化瓷。

如今,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都能窥见德化日用器、玩具瓷、宗教瓷等大量德化白瓷。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也都有大量德化窑藏器。

与馆藏瓷器一样记忆“涨海声中万国商”海丝贸易盛况的,还有打捞瓷。荷兰东印度公司“哥德马尔森”号古沉船于1984年发掘出水瓷器14万件,里面有大量德化白瓷和青花瓷;1999年5月发掘的“泰兴号”,打捞出水的35万件都是德化瓷;南宋初期古沉船“南海一号”,于2007年进行整体打捞,其出水瓷器中德化瓷占了大多数……诚如日本著名古陶瓷学家三上次男所说:“古代东西方的文明交流是写在中国陶瓷上的,当时的中国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中国陶瓷依然熠熠生辉。”

有趣的是,无论馆藏瓷还是出水瓷,都并非简单的外销输出,除了观音、达摩、狮子等一些经典瓷塑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西方风格的军持、药罐、执壶、烛台、咖啡杯等日用瓷,以及来自基督教题材的小工艺瓷。学者们研究猜测,德化人根据客户的文化、风情、习俗等需要而设计生产的“来样加工”“私人定制”等,是几百年前第一次全球化时代最昂贵的“中国制造”,足见当时德化瓷对外贸易交流的繁盛与深入。

“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德化窑从它的崛起到繁荣,始终以面向海外市场为导向,把自己实用而美观的产品奉献给世界,在漫长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屈斗宫古窑址中发掘的瓷器造型和烧制方法,具有明显的宋元朝代瓷器的特点,对研究宋元时代和中国民窑体系、瓷业生产规模、窑炉结构、烧制工艺、瓷器外销和研究德化窑“象牙白”瓷的创始年代都有重要价值,同时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和宋元时期中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是中外人民友好交往光辉历史的见证。

如今,德化这个方圆2232平方公里的小小山城,星罗棋布着列入和未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近300座古窑址:有自夏商时期开始烧制原始青瓷的辽田尖山古窑址,有被誉为千年柴烧窑炉“活化石”的月记窑,有被列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考察点的屈斗宫、尾林、内坂窑……毫不夸张地说,在德化这片土地上行走,每一脚都踩在古文化之上。

今生故事

全球各地环球影城和迪士尼的纪念商品、星巴克的“网红”陶瓷杯,大多来自德化窑——

“陶瓷世界工厂”续写海丝传奇

台海网6月1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德化的瓷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产品,也是活跃的历史见证者。”德化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郑炯鑫说,为推进大遗址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当地将规划建设德化窑遗址“两区两馆”,以展示世界“官窑”的千年独家记忆。

德化窑是民窑的典型代表,德化瓷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成为欧洲上流社会乃至皇家竞相追逐、定制、仿制的奢侈品。由于在国外的影响力远胜国内,德化因此被誉为世界“官窑”。

目前,当地已完成屈斗宫德化窑遗址的考古调查、地质勘查、范围测量等前期工作,完成保护范围GPS点定点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竖立界桩356个点,完成屈斗宫和祖龙宫公园的初步规划文本及效果图,完成《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上报文本。

据了解,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保护规划的保护区划总面积79.68公顷,其中保护范围面积26.9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52.70公顷,并规划形成“两区两馆”的展示结构,“两区”即屈斗宫窑址公园展示区、梅岭古窑址展示区,“两馆”即屈斗宫德化窑博物馆、陶瓷标本陈列馆。

屈斗宫窑址公园展示区,承担屈斗宫窑、祖龙宫窑遗址本体、环境以及相关遗产要素的现场展示功能,打造以德化窑、德化瓷为主题,集博览展示、参观游览、民间信仰、城市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同时,还将以屈斗宫德化窑博物馆、陶瓷标本陈列馆为载体,宣传德化窑悠久的烧瓷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以屈斗宫窑址发掘现场为核心,使游客有直观认识和理解。通过宣传祖龙宫“窑神”民间信仰文化,丰富德化窑文化内涵,并将展示区内旧民房改造成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街区。

在德化窑遗址中,梅岭窑遗址群颇具代表性。这里从宋开始,延续到元、明、清、民国乃至现代,最兴盛的时候,工场作坊达到100多间、龙窑30多座。拟建的梅岭古窑址展示区,以溪流为主体,上游连接大垄口窑、内坂窑、尾林窑,下游连接梅岭窑,占地面积约7.3公顷,将承担遗址本体、环境以及相关遗产要素的现场展示功能。同时,侧重对陶瓷原料采集、生产制作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展示,实现遗址保护利用与农林业生产、观光休闲、科学研究的共同发展。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德化迄今全球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称号。千年的海丝基因,让德化瓷充满海纳百川的精神。正是这份自信与包容,让它延续与西方文明的对话,并激荡全新的艺术火花。自2017年以来,德化连年举办“中国白”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到德化驻地创作,让他们以德化瓷泥为原料,结合异国文化和现代艺术理念,大力拓展艺术创作边界。

德化窑出什么(屈斗宫德化窑遗址)(4)

德化陶瓷从业者心中的圣地祖龙宫

目前,德化正推动陶瓷企业在机器、材料、管理上实现突破,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同时注入设计、文化、科技三大元素,实现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如今,全球各地的环球影城和迪士尼的纪念商品、星巴克的“网红”陶瓷杯,大多来自德化窑。

一边展示独家记忆,一边续写海丝传奇,德化这座赓续千年的“陶瓷世界工厂”,正在绽放崭新的东方魅力。

专家点评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羊泽林:

屈斗宫德化窑古遗址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烧造白瓷的著名窑场,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德化窑生产规模大,时间长,产品胎质洁白细腻,器形种类、纹饰丰富。西沙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广东南海一号宋代沉船、东南亚等地均发现大量德化窑产品,证明德化窑产品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贸易物品之一。德化窑的一些器物如大盘、军持、净瓶等在国内少见,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等地却大量发现,说明宋元时期的德化窑,就存在专门为了外销市场订烧的产品。明代,德化白瓷色泽温润、器形精巧,达到白瓷工艺的顶峰,被海外誉为“中国白”。除产品大量输出外,明清时期,德化窑业技术向东传入日本,向南传入越南等地,对当地制瓷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起了极大促进作用。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钱汉东:

少数宋元时代的高足杯已印有梅花的纹样,这说明德化白瓷的兴盛绝非偶然,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南临“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德化瓷下海出口,交通很方便。明初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交通史上空前的盛举,由于海路交通的进一步拓展,瓷器外销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就釉质而言,德化瓷是典型的钙质釉,能显现出胎体的白度,这是使白瓷具备玉石感的重要原因。从瓷土和烧制工艺上看,可谓得天独厚,德化瓷白度达85%至100%,且瓷土要存放几十年后才用,有“孙用爷泥”之说。

法国吉美博物馆原馆长戴浩石:

虽然德化现在只能看到残留下来的遗址,但是看到这些残片,就会让人惊叹古代德化人民的智慧,他们在这里创造出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让世界都富有生命力。

(任冉冉 涂传定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