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儿子今年九月份就要上小学了,我们俩做实验这天是2020年6月22日,在幼儿园大班上学,之前老师留下一个实验让父母引导小朋友一起完成,那便是光线进入水中折射反射实验:产生彩虹一样的多彩色。

二、准备材料

1、一个脸盆

2、水

3、一张白纸

4、镜子(或光盘)——注:用光盘是儿子说的,他说在学校就是用光盘做的实验,但是我们家没有废光盘,也不能把好好的光盘给浸到水里去,坏了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们一大早就去生活用品店买了一枚镜子,好像是3元钱一枚,做实验的镜子,要求不高。

三、开始行动-实验进行时

儿子在学校做实验的时候没出现过彩虹一样的多彩色,只有印子在。早晨用水里的镜子对着窗户外洒进来的阳光,一开始把握不好方向,也出现儿子说的印子,或者一不注意,镜子就出了水面,在暗一点的地方出现白光。

经过不断调整,就呈现了彩虹一样的多彩色,如图

光线折射的现象有哪些(光线进入水中折射反射实验)(1)

本人拍摄

光线折射的现象有哪些(光线进入水中折射反射实验)(2)

本人拍摄

光线折射的现象有哪些(光线进入水中折射反射实验)(3)

本人拍摄

光线折射的现象有哪些(光线进入水中折射反射实验)(4)

本人拍摄

光线折射的现象有哪些(光线进入水中折射反射实验)(5)

本人拍摄

四、实验原理(彩虹的形成原理)——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彩虹是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水滴上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雨后,天空中布满了小水滴,这是一种天然的三棱镜。阳光透过水滴时,由于折射和反向作用,被分解成七色光,只要太阳角度适当,就能看到美丽的弧形彩带。

如果空气干燥,或者天空中只有微小的水滴,那就不会形成彩虹。一般来说,水滴越大,虹带越窄,色彩越鲜明;反之,水滴越小,虹带越宽,色彩就暗淡。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天空有两条彩虹:一条叫主虹,色彩鲜艳,里面是紫色,外面是红色;另一条叫副虹(又叫霓),里面是红色,外面是紫色,虹色较淡。这种现象是由于阳光透过水滴时,发生两次折射和反射的缘故。

我们见到的彩虹都是弯弯的,而没有笔直的。就连峨眉山山顶的“佛光”也是圆形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光的波长决定光的弯曲程度,天空中所有的小水滴都排列在一个圆周上。圆周上的水滴与太阳、人眼的相对位置都相同时,从这些水滴里折射出的彩色光线,才能投射到人眼里。当这些水滴所产生的彩色光线合在一起时,人们才可以看到一条五彩缤纷的色彩光带。

原本光是笔直行进的,但它也具有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折射的性质。因此太阳光在通过雨的颗粒时就会折射。不同颜色的光,在水滴上折射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光穿越水滴时弯曲的程度,端视光的波长(即颜色)而定一一红色光的弯曲度最大,橙色光与黄色光次之,依此类推,弯曲最少的是紫色光。每种颜色各有特定的弯曲角度,阳光中的红色光,折射的角度是42度,蓝色光的折射角度只有40度,所以每种颜色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都不同。

由于光折射的角度因颜色而各异,所以七种颜色会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从而很漂亮地排列起来。因为彩虹呈现于与太阳方向相反的天空,所以想在雨后看彩虹时要背对着太阳。

原因二:与地球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曲面并且被厚厚的大气所覆盖,雨后空气中的水含量比平时高,当阳光照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就形成了折射。同时由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为一弧面从而导致了阳光在表面折射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弧形彩虹!实验结束后的感受

五、实验结束后的感受——光线进入水中折射反射实验:产生彩虹一样的多彩色

实验结果已呈现,自我感觉还蛮有意思的。儿子每每看到彩虹色都很兴奋,我好像看到彩虹色也会跟着高兴,这种现象对我来说本来就是很正常的,知道其中的原理,也没什么可新奇的,但是在做实验的时候真的很开心,调整水中镜子的角度的时候,很盼望下一秒能看到彩虹色出现在墙上或白纸上或天花板上或窗帘上。

简单的实验能带给我们母子俩愉悦心情,希望我们能一直这么快乐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