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假说与农场主假说(巴甫洛夫的狗和见路不走)(1)

01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

通常状况下,动物只有在吃食物的时候,才会分泌唾液。但巴甫洛夫的狗则不然,它会在铃响的时候就分泌唾液,虽然很可能没有食物。

这是巴甫洛夫的恶作剧,他把铃声和食物结合起来,每次先打铃,然后才提供食物。而对于智力状况明显低下的狗来说,把铃声当成了食物出现的前兆。

农场养了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都来给它们喂食。有一只火鸡很聪明,他观察了很长时间,发现农场主都会在中午的时候准时到来喂食,于是它发布声明,告诉其它火鸡,他有了伟大发现“每天中午食物降临”,其它火鸡结合自己的经验,发现果然如此,于是这个认识就被整个火鸡群当成了真理。感恩节来临之前,火鸡群一如既往地等待着食物降临,但这次没有等来食物,它们等来了农场主的屠刀。

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其实是一样,讨论的都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02

巴甫洛夫的狗把铃声错误地理解为食物到来的原因,农场里的火鸡们则错误地以为“每天上午食物降临”是宇宙永恒的真理。

巴甫洛夫讨论的是条件反射的问题,而我们要讨论的是认识的局限性问题,以及如何摆脱这种局限性?

在第一个试验之中,我们要弄懂的是铃声和食物没有必然关系,但长期的社会生活,很可能已经养成了很多人的条件反射,听到铃声就以为是食物来到。或者到了每天上午,就以为食物将从天而降。

很显然,大部分人都犯了一个见路就走的错误。把表相当成了本质。见路不走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让你从因果律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狗分泌唾液是因为见到食物的生理反应,但巴甫洛夫在食物之前插入了铃声这个环节,将食物和铃声联系在一起,给狗建立了一个错误的因果关系,以为铃声就代表着食物的出现。

农场的火鸡把“每天中午食物降临”当成了永恒真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只看到了食物的降临,而没有思考“为什么每天食物会降临?”,认识不到事情的因果关系,就无法把握事物。

在第一个案例里,需要认清的是铃声只是表相,它的响动并不一定会带来食物。而在第二个案例里,不要错误地以为一切都是永恒不变地。

03

见路不走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意思,跟‘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啥叫路呢?成功者的经验、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没人走了,它管借鉴、模仿、参照的用。但是我们说它有漏,不究竟,因为成功者的经验是他那个条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他的条件,完全复制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见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于经验、教条,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无漏的。那咱说是人就会有错,但你至少有了这种意识,比起唯经验唯教条就少出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