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过血的怎么查到记录(常在微博看到的)(1)

我们常常能在微博看到的一些爱心接力的微博,许多都是说「父亲手术急需用血400cc」,可是为什么都是急需「400cc」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简书作者萌大夫精神病院就用亲身经历来告诉我们这个「400cc」背后的故事。

文/萌大夫精神病院

经常上微博的朋友们也许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总会时不时看到这样的转发很多的「爱心接力」的微博:

捐过血的怎么查到记录(常在微博看到的)(2)

截图自微博

捐过血的怎么查到记录(常在微博看到的)(3)

截图自微博

截图自微博

通过这些微博截图上的红色字,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我用来搜索这些微博用的关键字是「心脏搭桥」、「急需」、「400」ml或cc等。为什么总是看到这样的微博呢?为什么总要手术病人自己的家人来自己找血呢?为什么都是400呢?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也刚刚才经历过。

看过我那篇『妈妈走后』的读者也许都记得,手术前两天我的妈妈突然对我大发脾气,叫我「回去」,还说「不做这个手术了」。因为那篇文章写得有点急,加上有其他的顾虑,所以我没有写一个细节。我的妈妈之所以在手术前夕突然有如此大的情绪起伏,也和本文要讨论的事情有关。

当天下午,主治医生走进病房通知我们家属「备血」。妈妈躺在病床上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很诧异,难道血库、医院没有备血吗?我妈妈可是很常见的B型血啊。医生说手术过程中一般不会失血,但是以防万一,还是要备血的。我妈妈疑惑地问他,备血的人有什么要求吗?当时我坐在旁边,医生好像已经猜到我妈要问什么问题,他的回答似乎已经等在嘴边了「年轻小伙子的」。这说的不就是我么,就差转过身来直接指着我说「他的」了。我们又问要备多少,他说至少要600cc,如果实在不行,400cc也可以。

医生就告诉我们这么多,然后就离开了。我可以察觉,妈妈的情绪突然就变化了。她本来就在担心手术的费用问题,现在看来这个手术不光要钱,还要血了。而且不是要别人的血,就是要我的血——我也是B型血。

妈妈对着当时在病房的家人说,我不想让萌萌抽血。要是抽他600cc血那我这个手术坚决不做!

家里一个在乌鲁木齐工作的亲戚说,别担心,我们也不想让萌萌抽血。我找我们单位的几个B型血的朋友明天来医院抽血,这个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你就安心做手术吧!妈妈的情绪这才又恢复了一点。

可是到了晚上,这个亲戚突然被领导派到南疆出差去了。妈妈因此又开始担心,于是这件事情也成为我们最后一顿晚饭没吃好的一个导火索。

医生没告诉我们在哪里抽血,所以我们以为就是在医院的血液科。我养足精神,第二天来医院打算去血液科抽血的时候,血液科的人才告诉我们,要去乌鲁木齐市中心血站抽血。然后他们又说,你们家的手术已经被叫停了,因为你们到今天还没有备血。

可是医生昨天才告诉我们的啊?我们以为就是在医院血液科抽血,所以下午才来医院。这个时候中心血站已经快要下班了。来不及抽血的话,只能第二天——也就是手术当天一大早就去抽血;而且听说那里还要排队化验,等到抽血的时候可能妈妈的手术已经被延期安排了。

我这次回国只能呆两个礼拜,如果这个手术延期,我就不能陪妈妈手术、照顾她手术后的恢复了。我们感觉这像一个晴天霹雳。

我突然想起,我曾经在上海的时候参与过两次义务献血,每次都是200毫升。问血液科,他们说这也可以,你把献血证给我们看看!

可我从德国回来看妈妈手术,没人告诉我还有这种规矩,我怎么可能带着献血证回来呢?!再说那都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献血证有没有带到德国去我都不记得了。

我说,你们能不能联系一下上海市中心血站?他们那里应该有相关的资料。回答只有摇头,根本不行。

家里人都快要疯了,妈妈一句话也不说,她本来第二天手术就很紧张,现在又有这件事情来折磨她。

最后,家里亲戚到处打电话、通关系求人,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这是因为我们家在新疆已经几十年了,朋友多关系广。我在想,如果是外地来新疆的人,或者普通的老百姓遇到这种难题,该怎么办呢?

原来,其实手术被喊停、被延期根本不是因为「没有血」,而是因为我们家「没有尽到献血的义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手术能否进行,是血站说了算,医院没有决定权。

明白这一点之后,一开始我抱怨血站的这种做法。可是,再往深处想想,也挺理解血站的——如果他们不这么搞,整个中国每天那么多手术,血库里的血使用的速度比捐献速度快,很快就会闹血荒了。然后,我突然觉得,血站拥有手术话语权这种政策,其实非常必要、非常正确。然而可悲的是,这种政策的根源是拥有十三亿人大国过分可怜的义务献血量。

我们做手术也许用400cc不算什么。可是我们家400,你们家400,每天全中国在用那么多血液——这个比较也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如果血站不这样操作,可能几个月、甚至几个礼拜就没有血液库存了。

可是为什么献血的速度那么慢呢?记得以前我第一次献血是上大学时的任务,第二次献血则是逛街的时候看到献血车,自己心血来潮走上去献的。这只是一时的闪念——当这个闪念出现的时候,如果内心没有一种抵触的力量,我就会迈开腿走上献血车。然而,自从红十字会爆出郭美美等这一类的丑闻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献血车的念头了。

也许千万人的想法都和我一样。一个个小小的闪念被扼杀在无知的愤怒中,不知道造成多少病患家庭的痛苦。

我不禁悲从中来。

这十三亿闪念被扼杀的今天,我只能黯然伤神,因为我们也是受害者——虽然手术按期进行了,但手术前两天那顿因此而不太愉快的晚饭,成了我和妈妈此生最后的晚餐。

试想,如果人人走过献血车的时候能够爱心大于无谓的「愤怒」,理智大于无知的「抵制」,也许我们的血站会有更加充足的血液——做手术也不需要家人「备血」,我的妈妈也可以少一份担忧和情绪波动,我们此生最后的一顿晚餐也可以是愉快的。

遗憾。

中国人做事总是不够理智的,喜欢起哄、随大流。抵制红十字会、不信任不尊重医务人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也不是少数人的行为了。这种大面积的负能量使得血液资源面向匮乏,最好的证明就是:文章开头贴图的那种微博现在越来越多。

如果你因此责怪血站、医疗系统,那么你大错特错。他们不这么做,可能几个月后很多人的手术就不是延期,而是直接取消了——因为血液库存真的为零了。

我不禁悲从中来。

芸芸众生啊,收起你们廉价的「愤怒」和「抵制」吧,多一点爱心,伸出你们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