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里的注释(木兰诗里的唧唧)(1)

关于“唧唧”是什么声音,历来说法不一,比如:叹息声、织布机声、虫鸣声。但是人们往往对叹息声不能理解。

叹息声可以是“唧唧”吗?

当然可以。唐代白居易的“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和元稹的“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都可以佐证。

那么,古人的叹息声为什么这么奇怪?

那是因为“唧唧”在上古音韵和中古音韵中并不读作“jī jī”。

1.上古和中古音韵里没有jqx这三个音。这三个音实际上是由别的音转化来的。王力在《汉语史稿》里提到,北京话的jqx有两个来源:(甲)来自齐撮呼的gkh,(乙)来自齐撮呼的zcs。

2.《康熙字典》中的唧:又《广韵》子力切《集韵》《韵会》《正韵》节力切,音即。 (职韵)《广韵》唧,声也。《古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子力切和节力切得到的音似乎不同,那我们继续分析。之前谈到了,中古音韵没有jqx,那么节也不能读成现在的音。《康熙字典》中的节,子结切。也就是说,节力切可以等同于子力切,得到的音是zi。之所以不加音调,是因为四声是在南朝时期提出来的,由于文化隔阂,北朝尚无四声之论,故只需讨论声和韵。

故,唧唧在当时应读作“zizi”。

木兰诗里的注释(木兰诗里的唧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