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0)寒光——清冷的月光。古代诗词中对月光的美称有兔辉、轮辉、银辉、金波、兔影、素晖、素影、晖素、圆影、娥影、清辉、蟾光、蟾彩、月华、桂影等。

(11)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

明清两代的帝王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场所有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

事业单位行测怎么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备考技巧)(1)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春分之日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地方。

夕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秋分日祭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神祇的地方。

太岁坛,又称太岁殿,位于先农神坛东北,是祭祀太岁神及十二月将神之地。

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

先蚕坛是明清朝皇帝的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

社稷坛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祇的祭坛,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

(12)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也指美女或比喻艳丽的花卉。

(13)花黄——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款饰,把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一点黄的颜色。这种化妆方式起自秦代,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始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

与花黄相近的额饰还有花钿。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等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起源于南朝寿阳公主,又称为“寿阳妆”或“梅花妆”。

(14)成语“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