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那里,蝈蝈被叫做“蚰子”,是大部分小孩子以及一些大人特别喜爱的昆虫宠物,我对于蝈蝈就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时,孩子们所玩的东西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像现在的小孩子,电子产品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光。到了6-7月份,田野里的大豆长了起来,蝈蝈最常出现的场所就是大豆田,从豆田边经过,你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蝈蝈鸣叫声,清脆而响亮,悦耳又动听。
手巧的孩子会编织“蚰笼子”(一般用蜀黍杆的外皮编织,用来装捕捉来的蚰子),有椭圆形的、四角形的,很是美观。可我那时手笨,尽管跟着别人学习编“蚰笼子”,但一直没有成功做过一个。不过我真的喜欢蝈蝈,后来母亲看我总是眼馋别人有蝈蝈可玩,便从集市上给我买了一个长方形的竹制“蚰笼子”,可以装入不少蝈蝈。这个“蚰笼子”被我使用了好多年,后来上了中学,不再捕捉蝈蝈,才不知弄丢到哪里去了。
蝈蝈是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鸣虫的通称,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触角细长,复眼2只,单眼3只。能够发出响亮声音的是雄虫,它们的前翅互相摩擦,可以发出“括括括”的声音,从而吸引异性、呼唤同性、惊叫敌人。蝈蝈的食物主要是豆类、菜叶、蚂蚱等,属于杂食性昆虫。在特别的环境下,蝈蝈还可能会食用同类,我曾在“蚰笼子”里养过十几只蝈蝈,有几天忘记给它们喂食物,后来去看的时候,发现蝈蝈只剩下几只了,那些消失的蝈蝈都进了同类的肚子了。
蝈蝈一般是一年一代,当年所产的卵全部在表土层越冬,翌年4月天气湿润,卵会迅速膨大;孵化后的若虫共蜕4次皮,后将蜕下的皮吃掉;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经7-13天开始交配,雌蝈蝈将卵产入土中;就这样,蝈蝈完成一个世代的轮回。雌雄蝈蝈的寿命一般都有80-90天,野生的很难越冬,经人工养殖的蝈蝈可以在适宜条件下度过冬天。
蝈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大禹就开了崇拜蝈蝈的先河。在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最早的记载蝈蝈的文字,如其代表作《螽斯》所言:“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整篇文字都在颂扬蝈蝈的种族兴旺,这是生产力低下时人们对生命繁衍的期盼,是一首祝人多生子女的喜庆民歌。由此产生的成语“螽斯衍庆”便成了喜贺子孙满堂的吉祥语。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每次听到蝈蝈的鸣叫,依然会难以平息内心的激动,只是现在听到它的机会少了很多,不像小时候,夏天睡在星空下,门口挂着“蚰笼子”,听着蝈蝈的动听叫声安然入眠,这对于现今的我来说,成了一种奢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