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平谷西北部,有个樊各庄。村内外种了不少香椿,多年来人们口口相传,说这香椿是“贡品”。樊各庄是明初所建,但其种植的“红芽香椿”却早在宋代就有了。到了清朝,“红芽香椿”获得皇家青睐,被选为贡品。
“红芽香椿”的贡品身份,不知和乾隆皇帝有无关系。但在历史上,乾隆七次前往樊各庄西北方向的丫髻山上香,丫髻山因两座山巅高耸,状若古代女童头上的发髻而得名,享有“畿东泰岱”、“近畿福地”等美誉。乾隆前去丫髻山途中,在樊各庄的通化寺停留,并留下御笔,也就与这个村庄及“红芽香椿”有了联系。
▌丫髻山 甘南/北晚新视觉供图
樊各庄与乾隆的皇叔胤祉也有关系。胤祉是康熙第三子,他与太子胤礽关系素来和睦,后来胤礽被废,雍正即位,胤祉被囚禁于景山永安亭。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的众多皇子中,胤祉是较有学问的人,他曾开蒙养斋馆,与陈梦雷、方苞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等书。胤祉去世后,就葬在樊各庄。
石山·御笔·乾隆帝
乾隆年间,一条御道大致从樊各庄东南过来,向西北丫髻山而去。樊各庄与通化寺一起,正坐落于御道旁。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七,通化寺都有庙会,一开就是半个月。从初一开始,门口做买卖的摊位、茶炉早早就摆上了,从京城过来的人也不少。通化寺庙会极可能是随着丫髻山庙会而开的,因为丫髻山庙会在明代以农历四月十八为进香日,会期5天,清初改为四月初一至四月二十。通化寺庙会的时间和丫髻山庙会重叠,从京城前往丫髻山的往来香客,就可顺路到通化寺。
通化寺的形制与格局,不是一般简陋的民间建筑,大殿内供奉的是木雕佛像。樊各庄北面不远的孔城峪磕头沟村东,有一座娘娘庙。相传清代皇帝去丫髻山进香,途经云岩禅寺,为免去皇帝上山之苦,便在磕头沟外建了一座娘娘庙。清康熙六十年《怀柔县志》记载:“入国朝……山下增建娘娘庙。”庙内主要供奉碧霞元君等9尊娘娘像,也为木雕。由此可见,通化寺也不是一般的普通民间庙宇。
笔者最近研究丫髻山有关资料时,翻阅《乾隆帝起居注》,其中记载:“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二月,二十日庚辰,驾幸通化寺,至丫髻山行宫驻跸。”1959年第一次文物普查资料记述通化寺的附属文物“西边有石山一个,用自然石头而成,御笔字迹不清”。证明《乾隆帝起居注》所记载的,就是樊各庄通化寺了。那么,这次乾隆从哪里来的,又走的什么线路呢?
▌《乾隆帝起居注》关于通化寺的记载
乾隆先后7次上丫髻山,乾隆十二年二月为第二次。这次自初八上谒东陵,车驾出京师,先后驻跸白涧、桃花寺、龙福寺行宫,谒陵后,回返,驻跸龙福寺、桃花寺、盘山、白涧、盘龙山行宫。至二十日,到达通化寺,至丫髻山行宫驻跸……
由此可知,乾隆这次是谒东陵返回途中,从盘龙山行宫而来丫髻山的。盘龙山行宫又称作“蟠龙山行宫”,在顺义区张镇西边。蟠龙山,又称庞立山、庞里山,今称庞山,是燕山余脉西端一座海拔仅200多米的小山。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以后,至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乾隆前往丫髻山沿途驻跸的,就没有盘龙山行宫,而是大新庄行宫。清《日下旧闻考》记载:“蟠龙山旧有行宫,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始移建于山迤北大新庄。”《日下旧闻考》载,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驻跸蟠龙山行宫,曾作“奕奕瑶光照蓟野,蟠龙亦得名兹山”诗。看来,“蟠龙”之名为皇帝所称,可至今人们仍称庞山旧名,这是习惯使然。
《乾隆帝起居注》明确记载,乾隆从盘龙山行宫过来,先到樊各庄通化寺,而后才驻跸丫髻山行宫。乾隆在通化寺游玩得高兴,遂欣然题字,僧人将“御笔”刻于石上。这才有1959年文物普查资料中“西边有石山一个,用自然石头而成,御笔字迹不清”语。但是乾隆题字的内容是什么,却无从得知了。
乾隆到通化寺的时间,是阳历3月30日,离清明节没几天了。这时,樊各庄村内外的香椿树已经拱出了细嫩的芽尖,而且是经过一冬孕育的紫红的头茬香椿芽。无论凉拌,抑或油炸,都极为美味。乾隆若见此而品尝,亦实属正常。尽管《乾隆帝起居注》中对此没有具体记述,但樊各庄的香椿能成为贡品,也许与此有关。
▌红芽香椿 吴镝/北晚新视觉供图
三殿·木雕·通化寺
通化寺在樊各庄村北,紧靠着山根,俗称北大庙。
通化寺坐北朝南,前后3座大殿,即三进院落。前殿为金刚殿,殿内供奉大肚弥勒佛木雕坐像,无论从前面还是侧面看,都是冲着人笑。两旁为四大金刚站像,脚踩着八怪。那些小怪高六七十厘米,有个绿脸小怪顶着金刚,是活动的。过去村里孩子常把绿脸小怪拿出去玩,玩完再悄悄放回来。中殿为大佛殿,供奉3尊木雕佛像,两山墙上,绘有十八罗汉壁画。大殿辟后门,可通后殿。后殿为菩萨殿,供奉菩萨泥塑坐像。后殿前3棵大柏树,年代久远。
在通化寺东侧建有娘娘殿,1959年第一次文物普查资料记载:“东后殿三间,硬山箍脊,带垂兽,有四个小兽,筒瓦顶,一斗二升叼麻叶的斗拱,明间五攒,次间四攒。”带斗拱的庙宇在平谷地区不多见。殿内供奉天仙圣母、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等9位娘娘,东侧1尊小灵官站像,高约80厘米,手持钢鞭;西侧神台边,建一小庙,高约40厘米,据说小庙供奉的是修建丫髻山的王二奶奶。小庙外边塑一小黑驴,旁边一小站像,头戴毡帽,说是王二奶奶娘家人,人称“窦二哥”。娘娘殿前东西配殿各三间,为七十二司画像。娘娘殿南面为灵官殿,面阔三间,殿内供奉手持钢鞭的王灵官塑像,背后有罩碑。东侧供奉药王孙思邈,西侧供奉药圣。
按说东侧娘娘庙属道教庙宇,西侧通化寺为佛教庙宇,可东西院墙连在一起,且有门相通,村里人亦通称北大庙。
清乾隆《三河县志》只简略一记“通化寺,樊各庄”,别无它述。1959年第一次文物普查资料,记述较为详实:“通化寺,年代,辽,明清重修……现存6个大殿,为小学占用。”并简画通化寺平面图,平面图将东侧娘娘殿也画在一起了。通化寺中殿前有2通石碑,文字记载为3通。记述中有“吻代(带)剑把”,即殿顶大脊两端的螭吻。螭吻,一般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在我国古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螭吻饰于宫殿式建筑的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固定。而在通化寺平面图中,后殿西侧有一座石山,即假山,颇具园林意蕴。
通化寺兴盛时,有七八个和尚。到民国时只有两个和尚了,于是从峪口西门外天齐庙过来一个小和尚,名路广祥,法号觉祥。抗战中,路广祥从军上了战场,牺牲在宝坻那边。
通化寺内曾有铁鼎及铁钟,村人未曾谈及。1935年的《三河县新志》记载:“通化寺铁鼎,高七尺,四方形,下有铁足四,顶形尖而圆,两旁有耳四,足上刻八卦图,制造颇古。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造。又古钟一,亦康熙年造。均在县北樊各庄。”两物早已无存,不然村人不会没有印象的。
可惜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通化寺的痕迹只剩下一棵柏树。
亲王·郡王·王爷坟
一般来说,帝王陵寝主要用于安葬帝王,皇后与帝王合葬,嫔妃安葬附近,而皇子往往另寻墓地。比如清代在遵化马兰峪建有皇帝陵寝,清朝进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及继位者康熙皇帝相继安葬于此。到雍正皇帝则在易县另择陵地,而乾隆皇帝又葬在康熙皇帝脚下。这样就有了清代东、西陵,并按昭穆制度规划陵寝。所谓“昭穆制度”,就是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据《周礼·春官·小余伯》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曰:“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也就是说,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这样一来,在昭穆的排列中,父子始终异列,祖孙则始终同列。另外在墓地的葬位也同样以此为准,分为左右次序。
当然,清代东、西陵是用来安葬皇帝的,至于每位帝王的皇子,则要自己安排后事了。清代皇子很多,墓地分布在海淀、昌平、门头沟、房山、怀柔、密云以及天津蓟县、河北易县、涞水等地。而康熙皇帝的三子诚郡王允祉的园寝,就选在了樊各庄。
允祉,原名胤祉,其四弟胤禛登基为帝后,为避讳而改名允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胤祉的表现都较为突出,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围猎时,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封诚郡王。翌年九月,以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因胤祉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来和睦而博得了康熙帝好感。翌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
胤祉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他的老师和门客全是学者和无功名的布衣,如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等。依靠这些人,他主持编纂了两部大书《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采撷广博,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乃至文学、乐律等等,包罗万象。它集清朝以前图书之大成,是各学科研究人员治学、发掘先人成果的宝库。
雍正即位后,将胤祉改名为允祉,以他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将其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允祉私下发牢骚,又对怡亲王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后,将允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后其病逝于景山禁所,享年五十六岁,照郡王例殡葬。乾隆二年十二月,追谥曰隐。
允祉的园寝占地二顷,分宫门、下宫门、北坟地和大西北坟地。乾隆二年,追谥允祉且补建碑楼。宫门里植柏树,外栽松树。下宫门在小猪山西南,为允祉第七子贝子弘璟墓地。北坟地在小猪山西边偏北,为贝子弘璟第三子镇国公永珊、永珊第三子镇国公绵策墓地,有宝顶两座,墓前有两方座碑。大西北坟地距西边营房较近,有三座宝顶,正坟为不入八分公奕果长子、体仁阁大学士、不入八分公载龄。正坟东南,是承继子、不入八分公溥元墓。西南为不入八分公毓彭墓。“入八分”与“不入八分”是清朝宗室贵族的等级制度,“八分”是指八种待遇:朱轮(红车轮);紫缰(乘马用的缰绳);宝石顶(一品用珊瑚顶,宝石顶在珊瑚顶之上);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门钉(府门上的钉)。“不入八分”者不能享受这八种待遇。
毓彭1928年为清东陵守护大臣,军阀孙殿英盗墓后,毓彭被溥仪黜出宗室,宗谱中资料尽删。就在毓彭守陵时,这里的柏树已被陆续卖掉,后宫门、下宫门亦被盗发。
▌东樊各庄一队小东庄水井,所立立柱、条石等皆为康熙三子允祉园寝遗物(柴福善摄于2020年6月)
与村人访谈,说付家和郭家曾看守过园寝。70岁的付书然记得,付家是满族,从海淀搬过来给三王爷看坟。前期主要是付家看坟,后来为郭家。87岁的郭德清老人说,他爷爷那辈儿从山西过来,接替付家看坟。清朝时皇室尊贵,允祉园寝的宝顶坟前边有宫门,称上宫门,门边挂着大麻花鞭子,谁若私自进去,都会受罚。清代有守陵总管,是清代陵寝驻防旗兵的长官,掌管各陵寝、园寝的巡防守护事务。守陵总管的武职为正三品,其佐官为翼长(正三品),属官有防御(正五品)、骁骑校(正六品)。因此,看守允祉园寝的官员为六品,清代时这里归三河县管,三河新官上任,要来这儿拜访,因为知县才七品。不过,随着清王朝的覆灭,皇室所享有的荣耀也随风而散。
乾隆时为允祉补建的碑楼,俗称碑亭子,四角翘着,四面有门。亭子里有汉白玉石碑,1959年时,文物工作者在碑四面搭上脚手架,拓下了碑文。从现存的拓本可以看出,碑文为乾隆帝所撰,康熙帝第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书丹,落款时间为乾隆三年六月初六日,也是很珍贵的允祉研究资料了。
▌碑文拓本
允祉园寝早荡然无存,但村人一谈起“三王爷”,仍有不少轶闻掌故,颇具传奇色彩。当然,这些轶闻掌故当不得真,在此就不多述了。
涧水·御道·烈虎桥
樊各庄西北3里,有一座古桥,名为烈虎桥。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河县志》记载:“烈虎桥,在樊各庄北,石渠木面,跨山涧水。”大意是说烈虎桥桥墩是石头的,桥面是木板的。烈虎桥或为明代所建,但初建时当为木桥,起码至清乾隆年间编写《三河县志》时,还是木板的平桥。在这以后才改建为石桥,改建的原因,或许是随着丫髻山行宫兴建而重修。
▌烈虎桥 摄影:柴福善
我国古桥大致分为索桥、浮桥、梁桥和拱桥等四大基本类型。烈虎桥属于梁桥,而梁桥又称平桥。烈虎桥南北走向,建在山间一条河道(即涧水)上,夏季山水涌下,由此向西南流泻而去。烈虎桥为3孔石桥,整体花岗岩石质。桥面长12.5米,宽3.91米。桥面两侧各有6根方形望柱,桃形柱头。两侧望柱间各有5块石栏板。望柱与栏板均无雕饰。桥两端各有一石虎,紧倚望柱,呈蹲踞状,以充抱鼓石,桥亦由此得名。
桥面纵列3组石梁,每组7块,共21块大条石,组成整座桥面。每块条石长2.5米至2.88米之间,宽37厘米至54厘米之间。两块条石间的缝隙,各嵌两个腰铁(又称银锭榫,当地称之为“锁”),以衔接条石,使之连为一体。桥面两边,各有一条石,撑托望柱与栏板。桥面下有两座桥墩,每座桥墩由8层条石砌筑,桥墩高3.1米,两桥墩间距1.6米。桥墩东侧迎水面有分水尖,以斩劈山水,减弱激流对桥的冲击。桥两端建桥台。桥南北建有引桥,八字形,石垒砌。引桥各长约5米,承接南北通道。
桥旁原有石碑一通,记载建桥年代、工匠及监造者姓名。十几年前,在东樊各庄村尚见此碑散落街头,但已碎为几块,上面仿佛有烈虎桥之类的字迹。烈虎桥造型古朴,保存完好,是京东较为重要的古桥之一。
烈虎桥为清时京城通往丫髻山的必经之路,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4位皇帝,往来丫髻山皆由此桥过。2002年,当地对烈虎桥周边环境清理整治,对古桥加以保护。同时将公路东移约20米,另建一座钢筋水泥桥,以供行人与车辆通行。
元宝·木筲·罗家府
樊各庄村南,有罗家府居住遗址。此处原为一片台地,地表散落着金、元时期的陶片、瓷片,应为金、元时期的居住遗址了。
1984年秋,村民整理土地时,从耕地里挖出一物,村民拿起一掂,挺沉,再看铜不铜铁不铁,也没当回事儿。后来文物部门来人查看,说是元宝,属于库银,是文物,就上交了。村民挖出来的是重50两的银锭,上铸铭文“至元十四年”。 “至元”为元代年号,元代有两个“至元”,一是元世祖忽必烈,用了31年,一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妥懽帖睦尔,仅用6年。很显然,此银锭应为元朝初年遗物,至元十四年就是公元1277年。而元宝背面镌刻着“元宝”两个大字,其中“宝”字竟不是繁体,让人疑窦丛生。
▌罗家府遗址挖出的银锭 摄影:柴福善
访谈村里老人,说挖出银锭和陶片等物的地方在村南2里,有两顷来地,是一座大土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时,被夷为平地了。过去人们到那里干活,经常能见到砖头瓦块,1958年还挖出一个倒扣着的大水缸,有1米多高。后来还出土过箍木筲的铁箍,铁箍已经生锈。
这里过去是个村落,称为“罗家府”,至于何时所建,又毁于何时,为何而毁,一切都湮没地下,无人知晓。既然称“府”,联想到一般姓在首而尾字为“务”的村名,往往也称“府”,可知罗家府应是元代以前建成的村落。黄河以北的省份,带“务”的村名很常见,有的是北宋时的税务机关,为宋代负责征收商税的机构;有的由“坞”、“府”、“福”等演化为“务”;有的是北宋边关的屯田务;有的是宋辽对峙时期,囤积管理辽贵族物资之处……
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在一些地方设大都“营田提举司”,管理大都地区营田事宜。为加强税粮管理,便在一些村落设民间负责管理收集税粮的机构,称作“务”,“务”的负责人不是官而是吏役,或由地方官指定富户主人操办收取税粮,税粮集聚收存保管的地方也称作“府”。税粮收集负责人姓氏,就是“务”的具体机构名称。因此有“逢务必府”或“有府必务”之说。
即称“罗家府”,又出土了元初库银元宝,基本可以断定,罗家府在元朝初期或之前已经成村。当初称罗家府,一定有罗姓,且是大户人家。但元末明初,北方连年争战,人口稀少。而樊各庄成村于明代,询问村里人得知,樊各庄根本没有罗姓人家。随着村子人口的增加,樊各庄渐渐分为东西两村,罗家府的痕迹更是消失无踪了。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作者 柴福善
编辑:杨昌平
流程编辑: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