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欺骗本心就是实事求是

世人贪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能做到实事求是的寥寥无几。用本心去判断是非,才能不自欺,最终做到实事求是,无往而不利。

今天是第一次把心学跟实事求是写到一起,但两者并不矛盾,心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欺骗本心,不自欺就是实事求是。

本心就是良知,是没有私心杂念的心。没有私心的心是自然的心,自然的心是非人为的心,是客观的心,有客观的心,自然可以做到实事求是。

阳明心学十句口诀(阳明心学的精髓只是两个字)(1)

人的良知大多被私心杂念所蒙蔽,贪着而自欺,所以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也就脱离了客观实际。

光复良知不能一蹴而就,要到事上练,从每件事上不断修习心灵,使灰尘尽去,最终得到净化。


王阳明一生中最大的军事功绩,就是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朱宸濠准备了十年,精兵10万。王阳明是突然应变,临时拉起一万的乌合之众。最终王阳明用了不到40天,以伤亡68人的代价,重创宁王并活捉之。

这一战可谓军事神话,而王阳明在这场叛乱中应用的,都是心学思想。


二、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

阳明心学有三大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但王阳明最在意的,只是一个词。

(一)心即理

人是天地之间的产物,那么本心就符合天地的规律,阳明把本心叫良知。心之所到便是事,事之所指便是物,心与万物是一体,不能分割来看。

阳明心学十句口诀(阳明心学的精髓只是两个字)(2)

心没了物就不存在,物没了心便失去主宰,没有主宰的物,也很快会消失。

看天体运行,看社会云涌,都有其规律所在,这规律就是主宰。没了这个主宰,天体和社会都会崩塌。

社会规律运行的个体是人,人的命运主宰是心,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万物一体,心即理。

(二)知行合一

知是良知,是道心。知与行是一体,不可分割来看。

心有两面,即人心和道心。

阳明先生说:心一也。未杂与人伪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可见,人心和道心是一物。

若人心有伪,面对客观时,就不能看清其本来,人遵循着自己的意愿去判断事物,就不能实事求是,最终注定失败。

因此才要知行合一,行为要遵从本心,才能实事求是。

阳明心学十句口诀(阳明心学的精髓只是两个字)(3)

说道这里,知行合一还没讲明白,知行合一重要的不在于“合”,而在于“一”。

举个简单的例子:

饿了想吃饭。

“饿”无所隐蔽,是知,接下来就要吃饭,是行。虽说先有知后有行,但两者实为一体,当饿了的那一瞬间,行就已经开始了。有真知必有真行。

饭菜的味道怎么样,尝了之后才知道,没有谁还没吃呢就说菜咸了。虽说先有行后有知,但饭菜到嘴里的那一刻就知道味道了,有真行必有真知。

知行是一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把知比做乾,把行比做坤,那么乾坤交互,则万物生。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两者在一体中交互,不可分离。

(三)致良知

阳明先生自龙场悟道后,依次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却久久都未能点出“致良知”。他说“致良知”一词,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阳明心学十句口诀(阳明心学的精髓只是两个字)(4)

致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良知奉为神明,人要凭良心活着,要听良心的话。阳明先生把良知上升到信仰的程度,因为我们信仰的是天理良知,是本心,实质是灵魂的觉醒和解放,所以在明清两代和近代当代都遭受到无数打压。

三、心学的精髓,只是一个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其实古圣先贤早就给出了答案,阳明心学正本清源,继承了古圣先贤的意志,方法都在《大学》里。

阳明心学十句口诀(阳明心学的精髓只是两个字)(5)

王阳明所理解的《大学》:

《大学》的价值观: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使光明的道德光复,明德是我们每个人具有的,只是被私欲蒙蔽,明明德即致良知。

亲民:亲民即仁民,重在一个“仁”字,与民同喜同悲,同心同德,即万物一体,即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善就是合理,过和不及都不是善,天理在吾心,吾心之至善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阳明心学十句口诀(阳明心学的精髓只是两个字)(6)

王阳明

《大学》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格物就是正事。格物的方法孔子也教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是下学而上达,通过学,成为一个光明良知的人;

时习之,是学的方法,每时每刻都会遇见事情,遇事便会动心,动心便会有善恶,格掉恶的弘扬善的就是格物。时习之,就是遇事时修习此心。

致知:致知是致良知的量变,是格物的成果。通过一件事修习此心,便能使此心恢复一份光明,日积月累,最终能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诚意:诚意是致良知的意志,是格物致知的成果。通过致知有了收获,有了成就感,更加坚定致良知的志向,这个志向随着自身的日益精进,越来越坚定。

正心:正心是格物致知诚意的成果,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形成良性循环,正心是致良知的必要条件。

阳明心学十句口诀(阳明心学的精髓只是两个字)(7)

四、致良知的精髓,只是一个诚意。

阳明先生说,《大学》功夫,即使“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

若以诚意为主,格物致知便有了着落;若没有诚意,格物致知便茫茫荡荡,没有着落,没有根源。

因此,大学的功夫,只是个诚意。阳明心学的功夫,也只是一个诚意。

就像上学时,每天勤勤恳恳地学习,但最终没有成绩,缺的只是一个诚意。

如果每天心中都有致良知这个意志,遇事动心有善恶时,自然会注意到,然后才能为善去恶;如果没有这个意志,那就被外物所牵引,成了没有意志的人,没有独立意志,往往随波逐流,被不是命运的命运所牵引。

阳明心学教给人的,是自强不息,是独立人格,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能称之为人,致良知只是让我们回到人的本来的状态。

我觉得在佛家最容易获得诚意,但我没有信佛的诚意。

阳明先生说道在吾心,于是我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格者格着,格出一点点诚意,也许这就是笨人的办法吧。

只是像我这样的笨人,格物时要记得,无善无恶心之体。

像在座诸位英雄,格物时要记得,有善有恶意之动。

以上是我所理解的阳明心学,不足之处请指正。

本文是议论,看完的都是英雄,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