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是一个悲壮的民族英雄,是中国孩子读书学习的偶像。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有一个疑惑,在甲午海战的最后关头,邓世昌落水了,这时他的爱犬游过来要救他。邓世昌却残忍地抱着爱犬一起沉入海底,自杀殉国。

非但是爱犬,邓世昌的随从也给他准备了救生圈,可是邓世昌也拒绝了。你看,邓世昌本可以不死的,他完全有生还的希望,为什么要放弃?为什么要自沉?其实,邓世昌即便不自沉,他也活不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致远号沉没了。

邓世昌甲午海战真实(邓世昌明明有生还的希望)(1)

请看邓世昌的其他两位战友。

一位是刘步蟾,福建人,这个名字起得好,蟾宫折桂,刘步蟾绝对对得起这个名字,他14岁考入马尾船政后学堂,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然后清政府举行了一个福建和广东两省海军学员大会考,刘步蟾还是第一名。天赋高吧。

为了培养新式海军人才,清政府选送一批优秀学员到英国留学,刘步蟾就是被选中的学员之一。学成归国,刘步蟾执掌定远号。甲午海战中,刘步蟾勇猛向前,最终全身而退。可是不久,日军偷袭,定远号身受重伤,眼看要落入敌手,刘步蟾下令将军舰炸毁,然后自己也自杀了。

一位是林泰曾,林则徐的后人。相对来说,林泰曾没有刘步蟾那么高的天赋,但是他的人脉硬啊。所以,去英国留学,林泰曾和刘步蟾成为同学,回国后,他执掌镇远号。

邓世昌甲午海战真实(邓世昌明明有生还的希望)(2)

甲午海战,林泰曾作战十分英勇,也是全身而退了。可是在归途中,镇远号不慎触礁了。虽然不是致命的硬伤,可是已经不能再出海作战了。林泰曾二话不说,服毒自杀。

为什么呢?为什么刘步蟾和林泰曾都义无反顾选择了自杀,包括邓世昌?因为大清律有一条规定,“苟丧舰,必自裁”。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被敌人击沉的也好,意外事故毁坏的也罢,只要军舰没了,作为军舰的负责人,必须自裁。

舰在人在,舰亡人亡!

何等悲壮!所以,哪怕是触礁受伤,林泰曾也会自杀。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残忍的规定呢?你想想啊,买一艘军舰要花费多少两银子?要顶住多大的压力?作为军舰的管带,必须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军舰。更确切地说,军舰高于自己的生命。即便是清律没有这样的规定,作为一个军舰的负责人,也必须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自觉。

邓世昌甲午海战真实(邓世昌明明有生还的希望)(3)

还回到邓世昌,甲午海战中,不可否认,邓世昌作战非常英勇,屡屡给日舰以重创。可是,致远号遭遇日舰的围攻,受损比较大,舰身已经发生倾斜,眼看就有沉没的危险。

这个时候,邓世昌已经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以死报国的机会到了。“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后,他鼓足最后的勇气,开足马力,向日舰冲去,既然自己要死了,当然要拉小鬼子垫背。

不幸的是,邓世昌没有和敌人同归于尽,致远号被日舰击中沉了,舰亡人亡。邓世昌带着爱犬,和他的爱舰一起沉入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