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一部小说,就让一个人赚取455万的版税收入吗?这个人就是《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他前后一共花了6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巨作。
不过能够凭借一部小说,就获得如此高额的版税,完全只是因为陈忠实在面对出版社的编辑询问时,说了一句话,那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呢?
为了创作举家搬迁陈忠实出生十分平凡,老家在山西农村,不过,虽然出身农村,但父亲却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父亲深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于是陈忠实小的时候,父亲就让他读书、写字,希望有朝一日,他能走“读书人”这条路。
但那个时代的教育资源有限,陈忠实高中毕业之后,就开始参加工作了。刚开始接触报纸,陈忠实只知道,只要自己向报社投稿,就会有稿费收入。
对他来说,这是极其简单的一件事,只要拿起笔杆子,刷刷写一些文稿,就能获得别人付出巨大的体力劳动才能得到的稿费。于是,他便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对于那个时候的陈忠实来说,他觉得创作是一件让自己十分快乐的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同时又能养家糊口,简直是人间理想了。
随着陈忠实写的稿子越来越多,他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在陕西文学界逐渐声名鹊起。
当时他和同时期的路遥、贾平凹,一起被称为陕西文学界的“三驾马车”,三个人经常被放到一起比较。
只要有对比,就有输赢,而正是在人们的不断对比之中,陈忠实的内心,越来越躁动不安。
相比于靠着《平凡的世界》已经斩获茅盾文学奖的路遥来说,陈忠实确实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作为陕西文学界“三驾马车”之一的他,突然间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个称号。为了能够追赶上同时期创作者的步伐。
陈忠实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出一部即使死了之后,也能让世人记住自己的经典著作,让自己对得起世人对他的赞美,也对得起喜爱他的读者。
后来,为了潜心创作,陈忠实便带着全家,一起搬迁到了乡下老宅,当时的他已经46岁了。
回家之后,他便开始构思《白鹿原》,也许是乡下的环境,也许是故乡的乡土人情,回去之后,陈忠实才思泉涌,写作势头一发不可收拾。
而他从构思到初稿,仅仅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50万字的长篇小说《白鹿原》。
反复修改直至出版一部小说,从初稿到最终定稿,都要经过反复而又漫长的修改时间。《白鹿原》初稿完成之后,陈忠实便开始了润色和修改工作,可越改越不满意,这时的陈忠实内心也开始变得不安定起来。
自从回到山西老家之后,除了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职位津贴150元的工资收入之外,他就再也没有其他额外的收入了。
但一家人都要吃饭,孩子也要上学,这些都需要金钱的支持。当初没有回老家之前,陈忠实还可以靠着给一些单位或者是机构写写软文,赚些稿费,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但自从回老家,开始《白鹿原》的创作之后,他就无法再兼顾其他的文稿写作了。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也让陈忠实,不得不考虑别的出路。
为了照顾家庭,陈忠实决定开始自己的养鸡生涯。但同时《白鹿原》还需要不停修改,那个时候的他,就开始了一边养鸡、一边修改的生活,日子倒也过得清新自在。
有一次,妻子问他,“如果这部小说,发表不了怎么办”?陈忠实当时毫不犹豫地说,“那我就继续养鸡呗”。
1992年,《白鹿原》经过了五年的修改之后,终于正式完成。1992年4月的一天,陈忠实回到家之后,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寄来的信件,告诉他《白鹿原》可以出版了。
看完信的陈忠实,开心地告诉妻子,自己终于不用再去养鸡了。这也证明,他从初稿到定稿的这6年时间没有白费。
到了1993年6月,《白鹿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成功出版,这本小说一经推出,就遭到了人们的疯抢,掀起了一股购买热潮。
为了满足人们的购买需求,文学社只能不断加印,总印数高达160多万册。后来,凭借该小说,陈忠实在1998年,成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此时的他,终于能对得上陕西文学界“三驾马车”之一的称号了。
只因一句话荣登富豪榜这一次的陈忠实,靠着《白鹿原》的版税收入,拿到了455万元。而他之所以能够拿到这么多钱,完全就是因为当初在面对文学社编辑的询问时,他说了一句傻话,真的可以说是“傻人有傻福”的典型代表了。
每部作品在出版之前,出版社都会询问作者,是要稿费还是要版税。稿费其实就是一次结清,也就是说以固定数额,买断小说的版权。
之后小说所获得的任何盈利,将不再与创作者有关。而版税收入则是根据图书的定价,按照一定的百分比,乘以图书的销售数额。
当时的陈忠实,面对出版社的询问时,完全不知道这两者的概念,他自然也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于是他傻乎乎地说,“你说咋弄就咋弄”。
出版社的编辑,看他人老实,又耗费那么长的时间写这部小说,实属不容易,于是便对他说,“那就10%的版税吧”。
就这样,陈忠实拿到了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还在2006年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现在《白鹿原》也被翻拍成了电视剧,陈忠实的作品,也被更多的观众看到。而这455万元的收入,不仅是对他作品的肯定,更是对他6年来不断付出、辛勤写作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