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十月,明神宗下旨,派宦官张晔前往通州的张家湾征税,不久宦官王朝奉命前往天津督征店税,“自是二三年间,税使四出”,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税使”问题。最近有些人给我留言,说派出税使是正确的,特别是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却不肯交税,所以要派宦官征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税使四出,为何明朝却更加衰败了呢?

明朝各个皇帝在位期间国库的银两(明神宗派税使征税)(1)

一、额外征税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不是商人们不交税,而是万历皇帝在额外征税!当时,明朝连年征战,再加上皇宫失火,财政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困难。但是,万历皇帝没有继续实施张居正改革的财政措施,反而打起了矿税的主意,于是他派出亲信宦官,前往各地开矿、征税,来聚敛钱财。这里咱们主要说“税使”的问题。

税使们在地方征税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两种手段:第一,重复征税,即在商品运输的过程中,税使们设置重重关卡,多次征税,来增加税收。长江水运发达,南京附近商业十分发达。税使们居然在三四百里的长江中,设置五六处官卡,夺来往商船,多次征税。第二是,包税制。由于许多商人破产,交不上税,所以税使就将一地的税收摊派给当地大户,导致其家破人亡。

明朝各个皇帝在位期间国库的银两(明神宗派税使征税)(2)

二、商业衰落

万历皇帝虽然派出不少税使,他们也为皇帝送来了不少金银,可是这非但没有彻底解决明朝的财政困难,反而加剧了明朝衰落!这主要是因为税使导致明朝商业走向衰落。明朝中后期的商业十分发达,河西务、临清等地钞关每年上缴四十万多两白银,可是到万历二十七年以后,逐渐减少,到了万历二十九年,只能缴纳二十六万两!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原因就是税使到地方上额外加税,导致地方商业衰落。以临清为例,这里原本有缎店三十二家、布店七十三家、经过税使们的“折腾”,缎店关门二十一家,布店关门四十五家,杂货店关门四十一家。往年这里有伙商三十八人,如今只剩下两人。税使对江南经济的冲击更大,苏州有数千染工、织工“失业”。

明朝各个皇帝在位期间国库的银两(明神宗派税使征税)(3)

三、中饱私囊

既然万历皇帝不顾群臣的阻拦,向各地派出矿监税使,那么他到底得到了多少钱呢?根据记载,全国各地的矿监税使们每年向万历皇帝进献171万两白银、0.36万两黄金。可是,太监们在各地搜刮钱财的数量远远要超过这个数字!更多的黄金、白银都流入了这些太监及其党羽的腰包之中了。

比如说在山东征税的太监马堂,他每年搜刮的税银达二十五万两左右,而向万历皇帝进献的只有七万八千两,在七年之间获利一百三十多万两!在山西征税的太监孙朝,每年向皇帝缴纳一万五千八百两,可实际上每年征收的税金为四万五千两。总体而言,税使们只将三分之一的税银上交,大量白银被他们中饱私囊!这样的税使能拯救衰败的王朝吗?

参考资料:1.《明实录》;2.《明史纪事本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