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线糊(mī-suànn-kôo)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做法

用料

面线糊一般可加入多种配料如大肠、小肠、虾仁、猪肝、鱿鱼、鸭心、豆腐、卤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后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肠、香菇、等等。

面线糊的做法婴儿(美食做法面线糊)(1)

配料

1、主料:精制面线75克。

2、辅料:虾糠150克,猪骨汤1000克,熟鱼肉200克,精盐15克,味精6克,淀粉50克,胡椒粉、芫荽、小葱、白酒(浸泡过当归)适量。

·特 色:此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步骤1

将虾糠包扎于纱布中放入1000克清水锅中,用中火煮半小时,捞起虾糠后,汤汁过滤待用。把熟鱼肉撕成丝。

面线糊的做法婴儿(美食做法面线糊)(2)

步骤2

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和用虾糠煮过的汤汁,浇沸。将精制面线稍捻碎放入沸汤锅中,加入精盐、味精调准味。淀粉调水徐徐舀入锅中,并不停推勺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即可。

步骤3

用餐前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加入卤大肠、小肠以及各种熟食品和油条,食用面线糊时撒上胡椒粉、芹菜末、小葱、白酒以及卤汁,味道更美。

面线糊的做法婴儿(美食做法面线糊)(3)

历史故事

传说,面线糊的产生也跟艰苦的生活有关。乾隆下江南时,来到一个叫罗甲村的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短缺的时候,村民全都穷得揭不开锅。为此村民急得是团团转,实在想不出要弄什么吃的来招待皇帝。乾隆在一秀才家门口下了轿,村里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剌,洗干净后下锅熬出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和着就做出了一碗面线糊。乾隆吃后,感觉味道非常鲜美,马上问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这秀才妻子真是巧,立即大胆回答,这是祖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秀才妻子立即回答,这是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皇上大大赏赐这个巧媳妇,面线糊也就这样传开来。

面线糊的做法婴儿(美食做法面线糊)(4)

这富有传奇色彩的面线糊来历故事,被人乐道,但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