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之后,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昙花开了。 — 汪曾祺

汪曾祺笔下小英子和明子之间的纯粹感情让人心生羡慕,少年时代朦胧模糊的爱恋最是让人沉醉,但在他们的爱情背后,是让人无奈的社会现实

汪曾祺 受戒(在无奈的社会现实中)(1)

出家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小说开头第一句就是当头一棒,好像从这里就暗示了故事的注定悲剧。明海是个和尚,他本来只是个穷苦人家里的小孩,他的家乡出和尚,所以他当和尚好像也没什么不妥,至少大人们是这么觉得的。

说来当和尚也有不少好处,一来他有了免费吃饭的地方,家里能少一张口吃饭,二来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就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

但和尚也不是谁都能当的,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磐,三要聪明记性好,认字读书更是少不了。

看来佛祖虽普渡众生,但对徒弟颇有些挑剔,其实这倒也不关佛祖的事,僧人都是人选出来的。经过当和尚的舅舅一检查,明海有当和尚的资格。

换上和尚短衫和在家里穿的紫花裤子,着上一双新布鞋,给爹娘磕过一个头后,明海便随舅舅走了。

说来也奇怪,明海出家的庙叫荸荠庵,庵里住的都是和尚,那里大概是按大小来区分庵和庙的。这庵本叫菩提庵,不知道被谁传错了,大家也都“一错再错”下去,叫习惯了就没再改。

汪曾祺 受戒(在无奈的社会现实中)(2)

明海到底是个小孩子,到了街上看到新奇的玩意儿便想瞧上两眼,舅舅在一边催他快走。

走到河边,明海看到一个女孩,双眸清澈似小鹿,清纯可爱,正在剥着莲蓬吃,视线相交,两个人的羁绊也从此而生。

在交谈中二人交换了名字,女孩儿叫小英子,她没有叫男孩儿的法名,而是唤他明子,显得十分亲切,朦胧中二人都互相产生了好感

明子吃完了小英子给他的半个莲蓬,荸荠庵也就到了。这里的地势很好,门前是一条河,进门就是一座弥勒佛,庵里不是太大,种着花草树木倒也别有一番清幽风味。

小和尚的生活很简单,一大早起来开门扫地,给佛像上香,再念几句阿弥陀佛,这里的和尚不做早课晚课,明海只能等舅舅起来了再教他念经。

这个庵里只有六个人,实在是少得可怜,与其说它是个庙,不如说它是个“养老院”,又或者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他们好像远离世俗,却又靠着世人的香火钱过活

汪曾祺 受戒(在无奈的社会现实中)(3)

年龄较大的普照师叔整天关在房间里,沉浸在自己的“一花一世界”里,虽然平日里吃斋,但他过年时也是要破个例开开荤的。

其他和尚就更不用提了,二师父仁海甚至连媳妇都娶了,明海叫她师娘。师娘一般白天都闷在房里。

三师父仁渡才二十多岁,别人大都直称他为仁渡,因为他太年轻了。其实从来没有平等一说,更何况是在那个时代。

仁渡很聪明,算账比大师父,也就是明海的舅舅还好,他放焰口也很有一手,打牌更是常赢。但又有谁能想到平时对姑娘们客客气气的他有相好的,还不止一个。

总之,庙里的和尚们都不寻常,没有人能逃出破清规的魔咒,这不禁让我们遐想,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明海最后会不会也变成师叔们那样,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他会不会也将有自己的小老婆,小英子是否不再是唯一一个能让他心跳加速的女孩儿?

汪曾祺 受戒(在无奈的社会现实中)(4)

懵懂爱恋

答案是他在所难免的被影响,明子渐渐对一些从没了解过的事物感到好奇。他和偷鸡人借了偷鸡用的铜蜻蜓,到了小英子家门口试了试,果然,鸡嘴被撑住了,叫不出声来,小英子的娘看到了骂了他一句,小英子却很感兴趣地要过来也玩了一玩。

因为小英子家就在荸荠庵旁边,所以明子老往小英子家跑,当然也可能是女孩儿给他带来的温暖慰藉所致。

小英子的家不像明海家一样匮乏,更像是一个梦幻的小岛,三面被河所环绕,岛上种有六颗大桑树,一个菜园子可以供应四时的瓜果蔬菜。

赵家的温馨氛围让明子感受到了家里所没有的温情,活泼可爱的小英子更是让他心生欢喜。

在大英子准备出嫁时,赵大娘正为女儿的嫁妆发愁,年轻姑娘嫌弃母亲做的样子太老,小英子一下子就想到了明子。

果然,明子画的花样让人眼前一新,石榴花和栀子花他都能画得惟妙惟肖,更不用说凤仙花和淡竹叶以及腊梅花。赵大娘越看越喜欢,当下就说,“你真聪明,你给我做干儿子吧!”小英子激动地按住明的肩膀说,“快叫快叫!

汪曾祺 受戒(在无奈的社会现实中)(5)

小英子此举或许意味着她期待成为明海的老婆,但赵大娘的举动可能另有目的,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明海虽聪明讨喜,但到底是个和尚,时人思维保守,她怎么能容忍自己的女儿被人指指点点,还要和一个和尚过清贫生活?

所以明子若是成了她的干儿子,作为女儿的小英子就不可能和他在一起,不仅是出于伦理,也是考虑到明子的和尚身份。虽然当时和尚娶亲并不少见,但到底还是受人诟病的。

大英子照着明子画的画所做的鞋在女人间有了名声,四里八乡的姑娘们都来看,大家都拿了纸来请明子画,每当这时,小英子就会给明子开小灶,煮两个鸡蛋,蒸一碗芋头,煎几个藕团子,再平常不过的小吃,其中包含的意义却不同寻常,所有的爱怜与心意都藏在那里

明子在家里可能就没有这个口福,家里兄弟姐妹不少,生活过得也难免拮据,不然父母也不会让明子去出家做和尚。

相比之下,小英子的家境要好很多,虽然同为农民阶级,但二者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汪曾祺 受戒(在无奈的社会现实中)(6)

家里人忙于姐姐的婚事,小英子只能扛起农活的重任,当然她也有明子作为帮手。“栀子哎开花哎六瓣头哎……姐家哎门前哎一道桥哎”当地里飘来悠扬的歌声时,明子就知道小英子身在何处。

做饭,种地,放牛,简简单单的生活日常,背后却又因为一些不完美而让人慨叹。

不要做方丈

后来,明海到了受戒的日子,小英子主动要送他去,不仅要看看受戒是什么样子,也想见识一下善因寺。

转完后,小英子不顾世人的眼光,也不顾佛门的规矩,大摇大摆地冲明子喊了声“我走啦”,明子目不斜视地微微点了点头。

受戒完成后,小英子又主动把明海送了回去,沿途问了明子不少话,还重点向他询问了方丈,这个方丈是有小老婆的,小英子的意思是就算明海成为了方丈也照样可以娶她。

汪曾祺 受戒(在无奈的社会现实中)(7)

明海提到自己可能成为沙弥尾,还没有定数的事情却让小英子的思绪飘向了更远方,当上了沙弥尾就可能会当上方丈,这样明子娶她就难免要被嚼舌根,明海脸皮薄,这她是清楚的。

所以小英子当下就冲他说,“你不要当方丈,你也不要当沙弥尾!”明海温和地一口答应了,这时,他没有想复杂的未来,没有考虑家里人会不会同意,他们的爱情面前有数不清的障碍

但汪曾祺先生愿意给读者一个田园童话。船划到了芦花荡子,小英子趴在明子的耳朵边,直接吐露出自己的满腔爱意,赤诚而又热烈,明海愣了会儿小声答应。

船又划起来了,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小英子和明子间纯真的爱恋让人心动,无论是夏夜下的萤火虫还是田野上的一串串小脚印,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简单纯粹的爱恋,但世事难料,小英子和明子间的纯真爱恋注定与凄惨相随,我们可以从“干儿子”和“忘了在裤带上打结”窥知一二。

汪曾祺 受戒(在无奈的社会现实中)(8)

但故事到了这里就是结束了,剩下的只能交给我们的想象,一段纯真的恋爱,会流传下来令世人在心疼中“唏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