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下面住时,

是浪子宕桑汪波。

秘密也无用了,

足迹已印在了雪上。”清朝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真实面目(秘密没有什么用)(1)


初衣解诗: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天地一片琼瑶。洁白的雪,让人不敢涉足,怕玷污它。早上出门第1脚的人,一定会有罪恶之感。你看那歪歪斜斜的足迹,貌似他不得不的踟蹰。第2个人,第3个人,也仿佛爱惜雪一样,顺着前面的脚印前行,我们观察大雪时候的路,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特征,哪怕是在城市的街道,也尽量的会留有雪白的余地。

但是除了心有急事的人和孟浪的少年。

雪地是小孩子们的天堂,占据与破坏第一缕白,表面上是破坏,实际是想拥有和占有。

只有孟浪的少年和有心有急事的人。


仓央嘉措真实面目(秘密没有什么用)(2)


“薄暮出去寻找爱人,

破晓下雪了。

住在布达拉时是瑞晋仓央嘉措。

在拉萨下面住时,

是浪子宕桑汪波。

秘密也无用了,

足迹已印在了雪上。”

你能想象这些歌词和歌是仓央嘉措自己写出来并且唱出来的吗?

20岁的仓央嘉措,虽然从4岁开始起就认定了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但是直到15岁才正式的坐床。然而不到5年,20岁的仓央嘉措拒绝受戒,要求还俗。当然出于各种各样的考量,这种要求肯定被拒绝了。

百般无奈的仓央嘉措,带着青春期的逆反和对活佛生涯的苦闷,开始便衣流连人间。

在少年时候在草原,感受到了无拘无束的人间的快乐,几年在宫廷森严的地方进行清修,而且明知自己是傀儡,最终在20年的这一年爆发。


仓央嘉措真实面目(秘密没有什么用)(3)


虽然佛教要求僧人们无我,但是被禁锢的青春,仍旧爆发惊人的力量。为了心中的爱情,他犯戒,穿着便衣出去会见心爱的姑娘。

但是,雪上的足迹出卖了他。

有传说说那个和他相会的姑娘,因此受到了重罚。而仓央嘉措,用诗歌的方式反抗,何不隐晦自己的过失。他无所谓,是雪域最大的王,这个傀儡王当起来也没有意思。而且他也要维护心爱的姑娘,凭什么受到惩罚的应该是女孩?他心中有最圣洁的爱和美,是奉献给像明月一样的姑娘的。

可以看到仓央嘉措的佻挞,嘲讽与反叛。这世上没有秘密,看啦,雪上的脚印出卖了他。

只是仓央嘉措无法摆脱活佛的命运。在历史当中,他像被雪藏了一样,而唯一这一首雪上的脚印,也没有给他挣得自由的前程。

仓央嘉措是多么的看重那雪上的脚印,那就是不甘的证据。而正是这样的情诗,让仓央嘉措不再是冰冷的木雕一样的活佛。青春与破绽,让人们更纪念他。


仓央嘉措真实面目(秘密没有什么用)(4)


那么同样是雪上的踪迹。在汉文的语境里,却呈现出另一派迷离的风貌。

因为雪上的足迹,不能持久,短暂而虚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过往的痕迹,就像飞鸟踏在雪上的踪迹,断断续续。当飞鸟离开的时候,它不记得,也无意记得那过去的痕迹。

​那老僧人已经死了,他的骨灰砌成了新塔,而从前题诗的墙壁,岁月已经腐朽了题诗,看不到旧时的印记。往日崎岖的人生路,还会有谁记得?那路长人困,毛驴泥泞道路的往事,再也不会有人记得了。

在苏轼的这首诗里,伤感人生的过往就像雪上的足迹。因为不再有人共同的回忆,那些鲜明已经模糊。

而雪泥鸿爪,变成了人生苍茫的代名词。


仓央嘉措真实面目(秘密没有什么用)(5)


雪中的足迹真的是不被记忆吗?仓央嘉措雪中的足迹,流传了几百年,而在有心人的心里,所爱之人的痕迹,在记忆里鲜明鲜艳。哪怕是在大雪上写下的情书,也不会被岁月所淹灭。

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的努力和躬身入局。

无论是风中的声音,还是雪里的足迹,都自有其价值和意义。

你在雪里,有过哪些深刻的记忆?


仓央嘉措真实面目(秘密没有什么用)(6)


初衣胜雪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