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企业家冯仑发射了国内首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将一千人的美好心愿送上了太空。这一举动,在同行看来是冯仑不务正业;在吃瓜群众看来冯仑这个企业家当得太亏钱了;就连自己的女儿都认为冯仑这件事做得甚是荒谬。

面对质疑,冯仑只是说:“这难道不浪漫吗?梦想就是要敢想敢做”。这个大胆的想法是在他多次走访国外近距离了解太空和接触宇航员做的一个决定。

冯仑说你对未来的憧憬(不安分的读书人)(1)

冯仑认为,人类离梦想未必遥不可及。于是在退休之年再度创业的时候,他终于将梦想搬上太空,做出了将国内首颗私人卫星登上太空这一罕事。

在冯仑看来,无论是成为读书人,还是企业家,还是上太空,都是梦想在支撑自己,他始终认为梦想是活着的根据生命的基因,太多人因为不相信梦想会实现,所以丧失了更多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梦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冯仑说你对未来的憧憬(不安分的读书人)(2)

提起中国房产行业的先行者,一定有他的名字。身为企业家,他被称为“地产界思想家”,被外界认为只做梦想的事不做挣钱的事。

冯仑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是因为“梦想”。放弃稳定高薪的工作,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追求理想。“读书人做生意”在妻子和家人朋友看来,没有人相信冯仑会挣钱,对他并不抱有任何希望。

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在老师的鸡汤内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宏大理想。冯仑亦是如此,经常听中学时的苏老师讲历史讲国家讲社会,就立誓要成就一番事业。

冯仑说你对未来的憧憬(不安分的读书人)(3)

“17岁就要遍访天下英雄”的冯仑,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顺理成章考入西北大学经济学后又成为法学博士,按部就班从事稳定的工作。

奈何,海南的经济浪潮吸引了冯仑的注意,他成为十万大军去海南寻找梦想的一员。那一年冯仑30出头。

“没有人会预知自己会成功”,冯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有限公司,也就是万通地产前身。

冯仑说你对未来的憧憬(不安分的读书人)(4)

一开始公司经营不善到处欠钱直到几个人开始做房产才正式赚得创业第一桶金。也正是这个时候,潘石屹、王启富的加入后“万通组合”正式集结完毕。万通在这几位大学生的带领下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中国第一批房地产行业的领头羊之一。

后来,随着海南到处盖房子的人越来越多,房产经济成为泡沫。1993年,冯仑凭借远见将公司从海南搬到了北京这才躲过此次危机没有破产,公司也逐渐转型金融,科技证券、零售等多领域发展。

冯仑说你对未来的憧憬(不安分的读书人)(5)

但没过几年,几位合伙人之间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分歧。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几位合伙人相继离开万通,并各自创业成为一方霸主。

“双方达成协议,离开的人不承担债务,留下的人继续承担债务。”最终,万通只剩下冯仑一人。

冯仑说你对未来的憧憬(不安分的读书人)(6)

这个时候他四十多岁,身上背负的压力和争议也越来越多,面对巨额的债务他完全可以宣布破产清算,但他用读书人的生存法则告诉自己:摊上事扛住就对。

后来的万通成为了冯仑的时代,也就是冯仑完全他一人说了算了,于是他彻底“放飞自我”。本着“追求理想,顺便赚钱,但必须赚钱”的原则,他开始天马行空用读书人做生意的头脑实现自己的所有梦想。

冯仑说你对未来的憧憬(不安分的读书人)(7)

冯仑说你对未来的憧憬(不安分的读书人)(8)

“立体城市”成为冯仑最有争议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一百万人在一平方米的土地上实现“空中种菜”“养猪”等,土地充分利用化目的是为国家节能。

在冯仑本人看来,尽管国外有很多这样的建筑,但在国内他的想法终究是理想的,现实是无人买账,后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始终为了梦想而努力。

冯仑说你对未来的憧憬(不安分的读书人)(9)

“五十多岁再创业转型做医疗健康,58岁发射国内首颗私人卫星,63岁开始直播带货卖书。”创业三十多年来,冯仑看待收益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他看来,如今自己所做的每个项目的意义是:满足初心还能让钱变得更有意义。即便是为了理想不着边际,他也坚信鸡汤是有用的,努力就会改变,不努力什么都不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