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找东西,无意中翻出一台小相机:长江巴尔达。
把玩了一阵儿,发现它不是我最初买的的那台,好像是后来二手市场淘来收藏的,于是不死心,继续找,终于找到我最初的那台CE35,而后淘的这台型号是CS35A。两者差距不大,似乎只差一个电池检测。
长江巴尔达是武汉产的,非常的小巧,只比一包香烟略大,而且是用塑料材质,也非常轻盈。
新中国成立后,相机工业大约有五十年左右历史,前一二十年我国相机是模仿国外的一些相机,高级的如莱卡、罗莱等,低一些档次的模仿理光、爱克发,还有几款模仿苏联相机,基本是尝试型的。
在六七十年代,国产相机工业规模形成雏形,一些后来创办的小厂又开始借鉴模仿国产成熟相机,主要是仿海鸥,这个时期对市场有了一定认识。
到了八九十年代,跟进市场走向,又开始引进外国的电子相机技术,其中同德国合作的相机有两款:青岛-6和长江巴尔达。其实这两款相机也是国外淘汰的技术,但那时我们国家穷,市场基数大,虽是国外淘汰的,在国内依然很先进,受欢迎。
其中青岛-6比较早,是引进的德国爱克发相机完整技术,外表与功能是一样,青岛-6相机生产时间长,产量也大,使用很多的国产材料,后期是一款完全国产化的相机。
而巴尔达是较晚进入中国的,它的生产寿命也只有几年,虽然出了几款不同型号,但是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差距,但后来给收藏者出了难题,很难收藏齐全,让国产相机收藏家挠头。
长江巴尔达问世于九十年代中期,我在报纸上看到有销售广告,马上邮购了一台(700元左右),就是这台“CE 35”,是早期产品。它的小巧出乎我的意料,只有150g,如同一包烟,随手可以放在衣袋里。
虽然看着小,但拍出的照片不差,毕竟是德国的镜头,无论是清晰度,还是颜色都是令人惊喜的,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扫街与便携的口袋机吗?
那几年时间,只要外出,这台相机不是在我的口袋里,就是在包包中,随时准备使用,真的太方便了。
我在2000年左右写过一篇《我用小巴的体会》文章,这“小巴”就是指长江巴尔达。
当年还有一款相对应的小相机“小米”,就是德国生产的小相机米诺克斯,两者大小相当,但“小米”要比“小巴”高一个档次,前苏联曾经模仿出“基辅36A”,但质量极差,出厂都是坏的不能用。
那一年我写了“小巴”后,没有写“小米”,反倒是写了仿小米的“35A”《基辅35A,让我一次痛个够》。这两篇文章,网上都能找到。
我喜欢长江巴尔达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它镜头很好,标准的四片三组天塞镜头,成熟的设计与优质材料,超过我当时使用的日本相机镜头。
另外一点是它的轻盈与便捷,它虽然使用塑料,但是最好是工程塑料,结实程度堪比金属,不仅比当时国产相机材料好,就是同期的日本相机,在塑料材质上也有很大差距。
但这种相机也有缺点或者局限性:
一是它还是手动调焦,当时日本相机已经全部迈向了自己AF对焦,这点它还手动估焦落伍了,也使一些没有摄影知识的人望而却步,也不利于快速抓怕。
二是它的快门是程序式的,完全的自动曝光(后期CS 35A有一挡1/500秒,F16机械曝光),这样对于光线与景深不好控制,使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三是镜头在大光圈情况下素质下降,而当时使用胶卷感光度一般都是ISO 100的胶片,如果在弱光下拍摄,也极易造成手持不稳而照片不清晰,所以我把它称为“阳光下的巴尔达”。
其实胶片相机同现在的数码不同,其中感光度这一项,现在的数码就超脱了很多,过去被固定在ISO 100(虽然也有高感光度的胶片,但价格较高,颗粒粗),弱光下就要使用三脚架和闪光灯,这样拍摄的局限性就大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巴尔达是一款实用型的相机,可是它使用的镜头与材质也抬高了它的身价,但却脱离了市场的根基,毕竟这个时候日本相机靠技术先进和低成本制造,将德国相机市场空间大大压缩,而巴尔达属于上不去,又下不来的机型,即便是引进中国降低一些成本,但市场已经不容它了。
2000年后数码全面覆盖了传统的胶片相机,长江巴尔达也随之停产了,虽然它的生产历史有五六年,但产量并不是很大,最近几年又有人玩胶片,寻找老相机,而巴尔达的小巧与轻盈,恰好是优势,很多人用它做口袋机,使用非常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