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宋敏 刘婵
“是刘书记吗?俺给你开门。”一阵窸窸窣窣后,杨三妞从屋里赶出来迎刘许增,一把攥住他的手腕。冒雨走来的刘许增内心涌出一股暖意,“有一种到家的感觉”。
来自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的刘许增,到孟津县横水镇长岭村当驻村第一书记940多天了。长岭村原来不叫这名字,因村里的主干道像迷宫般九曲十八弯,形状类似打井水用的辘轳把,以前也叫“辘轳把湾”村。
刘许增驻村的故事就从“辘轳把”讲起。
(一)
7月4日,记者随刘许增进村。过了横水镇元庄村,还要再顺着曲折的小路拐7道弯,才是长岭。“我从第一次来就开始数,全是岔路,越走越偏。”刘许增回忆。
村里路走起来也是弯弯绕绕。一张航拍照片中,从村中心广场通往各家各户,就仿佛是一个大号“辘轳把”。曾经这“把”上都是羊肠小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不光没有路。水,存在长满苔藓的蓄水池里,一周为百姓放一次;电,普通照明尚可,多一件现代化电器,马上就跳闸罢工……
就从最迫在眉睫的“基础设施”入手!刘许增往返郑州、孟津,多方反映、争取资金:110万元,打口300多米的深水井,全村不仅能24小时供水,还能小面积灌溉农田;155.6万元,新修3.52公里水泥路通组入户,汽车开到家门口;147.3万元,新建变压器、立起电线杆,全村634口人用上放心电。
刘许增是全省会计领军人才,好算账、会算账。“今年要继续投入,‘辘轳把’再加宽、加长,断头接通,村容村貌再提一个档次。”刘许增说。
(二)
杨三妞家至今还保留着一口储水井。那时候就抓着辘轳把,晃晃荡荡把水桶摇起来,饮用、洗漱、喂牲畜,全指望它。
现在辘轳“退休”了,打开水龙头,随时有清冽的水流出来。
“有了自来水,才敢搞养殖呀!”杨三妞的老伴儿是养羊能手。曾经家里养了50只羊,因为用水不方便,病的病、卖的卖。
如今生活逐步走上正轨。“享受‘分散养殖’1万元补助,养羊规模增加到25只;杨三妞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400元;光伏发电每年增收400元……”刘许增细数着杨三妞一家的收入。
让群众应享尽享,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就是一本大“政策账”——
74岁的王青云夫妻俩生活拮据,2018年还住在漏雨的房屋里。刘许增自掏腰包5000元,为老人修缮了房屋。利用到户增收、金融扶贫政策,老两口代养牛羊、代种花椒,如今已能自力更生。
65岁的王英聚养猪已形成良性循环。为帮忙销售,刘许增钻研电商,订单不断。在他的劝说下,王英聚改变销售模式,疫情期间卖出黑猪68头,收入12万元。
(三)
今年,刘许增打算以村集体名义注册个商标,就叫“辘轳把湾”。
脱贫户杜建国精瘦、利亮,是个闲不住的人,种小麦、花椒和红薯,养蜜蜂,开面粉作坊。老杜拍着胸脯说:“我们有力气、能种地,不能全靠国家。”
为了推销老杜的蜂蜜,刘许增跟踪整个养蜂过程,也成了半个专家。“教你们一招,拿个纸巾,蜂蜜滴上去,如果掺水是会渗到背面的。”刘许增说。
以前都是散装着卖,也有远方客商慕名来收购,刘许增对老杜的蜂蜜质量有信心,盘算着品牌化经营。“一说‘辘轳把湾’,四邻八乡都知道,容易打响,村里特色农产品可以统一用这个品牌。”刘许增说。
前几天走访时,杨三妞突然拿出一双亲手缝制的布鞋,她从来没有问过鞋码,刘许增居然穿上正好;还有一次,刘许增忙完回村部自己的办公室兼宿舍,门上挂了一袋煮好的鸡蛋……
“老百姓善良淳朴,只要你用真情、肯实干,他们就会记在心上,回馈给你的,远比付出要多得多。”刘许增深有感触。曾经的苦痛,化作欣喜,也有对未来的思谋与笃定。
采访手记
写长岭村和刘许增的故事,耳边总回响着一首老歌——《命运不是辘轳》,歌词写得真好:命运不是那辘轳,要挣断那井绳。
脱贫户杨三妞的命运,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真苦。该如何从命运的泥淖里站起来?有党委政府做后盾,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勤奋,日子总会越来越好,重拾对未来的希冀。
因为扶贫事业,刘许增这个高校教师的命运,同样被改写了。几年来,当初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他的成就感,来自于“每干成一件事,得到老百姓认可的喜悦”。
一大批驻村第一书记像刘许增一样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满怀对农村的热情,与群众一块奋斗,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争取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乡村名片
长岭村位于孟津县西部,3年前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58人,贫困发生率24.9%;如今,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6100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63%;2019年底,长岭村整村脱贫摘帽。今年,长岭村上马了“花海通道”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编辑:胡田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