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林立,为了争地盘,川军内斗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小编我并不是贬低川军,而是实事求是。抗战期间,川军的表现还是相当可圈可点的,无愧于国家和民族,但川军长期内斗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刘文辉、刘湘“叔侄争川”了。

两恶霸争田产大打出手(二刘争川)(1)

刘湘与堂叔刘文辉合影(刘湘居C位)

刘湘比刘文辉大七岁,可辈分却比刘文辉要低一辈,刘湘的父亲刘文刚是刘文辉的叔伯哥哥!刘湘的祖父、刘文刚的父亲叫刘公敬,刘文辉的父亲叫刘公赞,二人是如假包换的亲兄弟,刘公敬是老二、刘公赞是老三。换言之,刘文辉与刘湘的血缘关系还是比较近的,尚未出“五服”。因为刘文辉在一众叔伯兄弟中年龄最小,按照四川人的叫法,刘湘一直称刘文辉这个比自己小七岁的堂叔为“幺爸”,就是最小的叔叔之意。后来,川军中的一些人索性直接叫刘文辉“刘幺爸”,刘文辉的“刘幺爸”这个外号就是这么来的。

两恶霸争田产大打出手(二刘争川)(2)

刘文辉

顺带说一下,除了刘文刚这些叔伯哥哥之外,刘文辉还有五个亲哥哥,刘文辉行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在刘文辉的五个亲哥哥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大地主”刘文彩了,此人行五、是刘文辉最小的一位亲哥哥。具体的这里就不铺开说了,有时间小编我再专门写一篇关于刘文彩的文章来详细讲一讲。

两恶霸争田产大打出手(二刘争川)(3)

刘文彩

因为年龄比较大、出道比较早,刘湘在川军中的资格要比刘文辉深得多。当年刘文辉刚刚从保定军校毕业时,刘湘已经是川军中的少将旅长了。早年间,刘文辉的发展离不开刘湘的扶持,毕竟是自家堂叔,总比外人靠得住一些吧?所以,起初刘湘还是比较乐于扶持刘文辉这位堂叔的。可随着实力的增长,刘文辉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与刘湘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刘湘想要当“四川王”,刘文辉也同样有这样的想法……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时间叔侄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两恶霸争田产大打出手(二刘争川)(4)

刘湘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冬,掌握着川东各县、遏制长江的刘湘对川内的其他军事势力实行“武器禁运”,刘文辉与刘湘谈判未果,叔侄二人这一次是算是彻底撕了破脸。恰恰在这个时候,刘文辉的哥哥刘文彩居然雇凶去暗杀堂侄刘湘……结果可想而知,刘湘大怒,叔侄二人随即正式开打!

两恶霸争田产大打出手(二刘争川)(5)

可奇怪的是,当年春节,作战双方居然莫名其妙地停火了!双方的不少将领和中下级军官居然坐到一起、喝起了大酒,甚至还相互串门、拜年、打麻将。席间,哥哥兄弟、几爸幺叔的,叫得不要太亲切!但十五天大年过完之后,则各自带着队伍,继续开打。据说,川军历史上甚至还曾经出现过仗打到一半,停火请对方将领和军官去吃自己老憨(四川话父亲的意思)寿酒,吃完后再继续打的事儿……

两恶霸争田产大打出手(二刘争川)(6)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说白了其实就四个字——任人唯亲。在刘湘和刘文辉的队伍里,有很多将领和中下级军官都来自大邑,都是二人家里的亲戚。刘文辉和刘湘本就是堂叔侄,刘湘家的亲戚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刘文辉家的亲戚……这就造成了“亲戚打亲戚”的局面,其实刘文辉和刘湘又何尝不是“亲戚打亲戚”呢?所以,尽管在战场上火拼,但过年回家都还是家里的亲戚,该吃酒吃酒、该拜年拜年、该打麻将打麻将。

两恶霸争田产大打出手(二刘争川)(7)

当然,这和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潜规则”也有一定的关系。从北洋内讧开始,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大多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并不涉及太多国家、民族因素,也不涉及什么主义、思想。说白了,也就是为了权力、地盘、房子、票子、女子……因此,只要把对方打服软了,也就到此结束了,鲜有真正你死我活的。当年施剑翘行刺孙传芳,很多军阀大佬都说孙传芳是报应,为何?就是因为他没有遵守“潜规则”,将对手赶尽杀绝了!所以才遭到了对手后代的行刺。所以,后来刘文辉兵败服软之后,刘湘也便没有再赶尽杀绝。

两恶霸争田产大打出手(二刘争川)(8)

而民国军阀队伍里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其实就是“打工”而已。就像现在两家公司的老板争斗一样,各自公司的职员在公司里帮着老板对付另外一家公司,但私下里说不定二人却是好朋友,甚至是亲兄弟,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刘文辉、刘湘叔侄“争川”,其他人无非“打工”而已,又何必你死我活?都是亲戚,万一哪天这对叔侄好起来,自己反倒是成了“坏人”,不是吗?说到底,所谓“二刘争川”,其实就是刘文辉和刘湘这对堂叔侄带着一群亲戚在火拼……

两恶霸争田产大打出手(二刘争川)(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