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空杯心态”可能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或者会成为我们进步的最大“障碍”。

前段时间,我谈过空杯一号到三号,这里不重复了,但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南总在空杯心态上的一些实践经验与观察。我们先看看她怎么说:

「晚上与两位基层的伙伴1:1,沟通到认知和空杯心态的话题,结合林老师今天微分享给我们的提醒,将一点思考记录下来:

在职场或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争论”的场景,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一样,就很容易导致出现争论或冲突。

我们继续深挖下去争论背后的原因,通常是我们对自己认知以外事物的一种抵抗,排斥或想说服。但是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有思维的“框”,也就是认知,这个框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见识,经验叠加而形成的。

但是世界那么大,还有很多我们没见过没经历过的人和事,如果过早地就用过去的见识给自己“框”起来,那么就很难继续成长,因为这个框一旦建立起来,很容易对“框”以外的新事物抵抗或排斥,又如何能做到持续成长。

怎么让自己每天保持空杯心态(为什么空杯心态这么重要)(1)

所谓的归零心态,就是要不断“清空”过去的东西,能不断接受新的认知进来,这个“框”就不会那么坚固,同时我们的“框”的范围有多大,就意味着我们的认知空间有多大。

想要做到不断归零,就要有空杯的心态。

职场经历多年,身边结识过见过很多“聪明”的人,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能适当地发挥好,就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助力”,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执行速度都会更快,也就是同比之下效率会更高。

反之,如果将“聪明”当成一种资本,那么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发生变化,对很多事物不会再有深挖,脚踏实地去做的耐心,总想着别人太笨或者太慢,这种思维一旦出现“聪明”就会变成成长的阻力,职业生涯的绊脚石,走到一定阶段或许就止步不前。

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说:人性是自私的,非常之赞同,从空杯的角度去看,我们拥有这种心态,不是为了任何他人,只是为了自己能更好的持续成长,最终收获到的认知和竞争力永远都属于自己。

认知不断地拓展,时刻具备空杯心态,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高效的行为,减少很多“内耗”。

怎么让自己每天保持空杯心态(为什么空杯心态这么重要)(2)

经常时刻自省:我们改变不了外界环境和他人,我们改变自己的成本是最低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管理好自己,影响他人,影响环境,这也是打造高效工作环境的基础。」

我们通常会认为有一定经历的人比较难有空杯心态,但事实上,年轻人也是一样的,甚至大学生,更容易只有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观点不只没有兴趣,反而视为要“说服”的目标。

这种心态绝对妨碍你不断扩大视野,永远将自己困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任何与这个空间不符的,一概当为“争吵”的目标,这种心态不只妨碍个人的成长,也是企业内耗的来源,所以最终还是心态。

欢迎积极留言讨论,点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