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辛卯年行游曲阳北岳庙,偶遇“祭祀北岳恒山大典”。作为游客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千年。由观摩古代祭祀盛景而追溯曲阳北岳庙的前世今生,感受生动而印象深刻。

我注意到,最近几年当地似乎没再举办过类似活动,这组图片便成为未必珍贵却也不太多见的“历史资料”。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1)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五岳中仅恒山有“古今”之别

北岳庙,是古代帝王遥祭北岳恒山的地方。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以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而闻名于世。五岳之中,唯独北岳恒山有“古今”之分:古恒山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阜平、涞源三县交界之处,其主峰是大茂山,祭祀北岳恒山之地,设在距离大茂山脚70公里的曲阳县城北岳庙。清初顺治年间,朝廷将祭祀北岳恒山改在山西浑源州,罢北岳曲阳之祀。

其实,早在明成祖建都北京以后,就不断有人主张祭祀北岳到山西浑源县,理由是:北岳恒山和祭祀北岳的地点应在国都北方。而当时祭祀北岳的恒山是河北大茂山,祭祀地点在曲阳北岳庙,均在国都之南,与京城方位不符,所以应该改祀到山西浑源,浑源为恒山阴面,恒阳、恒阴“皆指恒山”,浑源在国都偏北。但是,这一主张也遭到了另一派的反对,反方运用大量“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的历史事实来反驳。对于这场争论,明朝采取折中办法:把河北大茂山北岳主峰,改封在山西浑源玄武峰,也就是现在的北岳恒山,以示北岳为京都之北,但国家祭祀地点仍在河北曲阳北岳庙。

到了清朝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刑科给事粘本盛上奏朝廷,要求改祀。清顺治皇帝御笔亲批:移祀北岳于浑源。清廷决定:根据礼臣的建议,改祭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州,罢北岳曲阳之祀。就这样,从明代开始的“改祀”之争,终于有了定论,祭祀北岳的地点由河北曲阳移至山西浑源。自此之后,山西浑源的恒山封祀合一,成为了国家正统,北岳恒山也最终由河北挪到山西境内。

不过,以上只是“恒山易地”原因的“说法”之一——“方位说”,另外还有“宋失云州改祀说”“庙山相距甚远说”“河北破坏严重说”等等。各种说法都言之凿凿,但仔细琢磨,都各有漏洞。请恕本人才疏学浅,不再具体一一罗列。

从“风光宝地”到“文化殿堂”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2)

曲阳北岳庙 砾华/文图

随着“北岳”改封山西浑源,曲阳北岳庙也逐渐沉寂。如今的北岳庙,虽然不再是祭祀恒山之神的风光宝地,却仍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古建、壁画、碑刻、石雕都极为可观,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

曲阳北岳庙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508年)。隋大业四年,隋炀帝曾亲赴北岳庙祭祀,大批官员与外来使节助祭。唐贞观年间,李世民规定北岳庙每年一祭,祭祀官员由刺史充当,且有大量专门人员负责祭祀工作。北宋真宗年间在北岳庙设立祭祀道场,祭祀仪式连续进行几个昼夜不停,场面极其隆重。

北岳恒山祭祀大典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3)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前几年,为弘扬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打造北岳文化品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曲阳县曾在北岳庙重现“北岳恒山祭祀大典”。辛卯年(2013年)农历四月初,我行游曲阳北岳庙时,恰好赶上一场彩排。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4)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5)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6)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每年农历四月四,是北岳庙庙会。庙会持续三天,善男信女会云集于此进香、许愿、还愿。我们去的那天是四月初三,听说第二天才是庙会的正日子,有点后悔来早了。当地人却说,到了那天北岳庙四周到处人山人海,别说开车,人能挤进来就不错了。想想也是,看看彩排也不错,正式演出那天还真不一定挤得进来。

进入北岳庙,只见两排执戟“卫士”从朝岳门一直排到了德宁大殿,相对排列的朱雀鼓,渲染出浓浓的古意。文武百官也分列两厢,等候迎接“圣驾”到来。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7)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8)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9)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祭台上,早已摆好了三牲五谷。猪牛羊“三牲”在古代称“太牢”,专门用于大型祭祀。五谷”则包括大豆、芝麻、粟米、小麦和稻谷,象征五谷丰登。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10)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11)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12)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大约10点左右,“执事官”宣布祭祀开始。就听礼炮齐鸣,“天子”率“众臣”依次进入朝岳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直至德宁之殿。无论“天子”与“众臣”,神情专注,入场、点蜡、燃香、掸尘、正衣冠,跪祭……依序逐一进行,动作严谨,颇有专业派头——果然,出场的一百多人中,皇帝、文武大臣、执事官等23位“主要角色”,都由保定艺术团和老调剧团的专业演员担纲,并聘请了国家一级导演,规模宏大、场面隆重。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13)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14)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曲阳北岳庙供的谁(北岳恒山祭祀大典)(15)

北岳庙祭祀北岳恒山大典 砾华/文图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有五经,莫重于祀。在古代,祭祀是贯穿整个社会生活的大事。早在秦汉时期,五岳就被列入祀典,祭祀五岳是官方祭祀的重要活动之一,唐、宋、元、明时期,历代帝王皆有对五岳进行封祀之事,目的在于社稷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此保佑他们的江山社稷万年永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