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学尊闻(琴传天下学琴前的静思)(1)

早在春秋时期,古琴就盛行一时,被文人士大夫用以陶冶情操、寄托思绪。到了现代,古琴之风重归流行,一部分人因为热爱选择了习琴,而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附庸风雅。

其实很多人都无法静下心来去欣赏古琴的美,认为它声音低沉,不够清亮欢快。但在古人眼中:“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古琴的声音大小正好适中,体现了“中和”之美,所以可以带给人心灵上的慰藉,治愈心情。

琴学尊闻(琴传天下学琴前的静思)(2)

另外,古琴因弦位长,在琴面上按弦上下弹奏丰富走手音时,音量总是呈现出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的“弱化”和“渐微”的趋势。这样断而复续的演奏方式营造出发音疏淡空灵、若有若无的效果,使琴乐的演奏具有虚灵、悠远、缥缈的意境,这也正是琴乐的高妙之处。

若你见过学古琴的人,一定会发现,他们可不只有一项技能。除了琴道,茶道、香道等皆有涉足。他们非常明白,学古琴不单单只是把乐曲弹出来,乐曲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坚实的力量。所以他们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将之与古琴相结合。

琴学尊闻(琴传天下学琴前的静思)(3)

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明心见性”是琴的至高境界。在学古琴的人身上,你总会感受到一种豁达开阔的性情。弹琴时的他们总能凝神聚气,避开尘世纷扰,心性入定。极致的专注,淬炼心性,养成自我,这样的古琴人怎能不自带气质魅力呢?

而且古琴适合全年龄段的人学习。人在青少年这个年龄段,聪明、有灵性,接受能力强。在古琴演奏上很容易取得成绩。中年阶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紧张。那么学习古琴可以舒缓他们的心情、释放压力。处于老年阶段的人迎来了退休生活,每天的生活比较枯燥。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古琴来修身养性,丰富生活。所以说古琴,是乐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琴学尊闻(琴传天下学琴前的静思)(4)

但很多人认为古琴并不能产生看得见的价值,远没有游戏来得好玩,也没有赚钱来得实在,花上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在别的地方能产生不少经济价值,而在古琴上可能什么也不会有,这也许是很多人坚持不下来的原因。事实上,古琴作为载道之器是精选良材加善斫而造成的精美的物化艺术品。古色古香、典雅古朴的古琴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的典范,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物质财富的确很重要,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相信古琴的学习热潮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乐器,也会让更多的人通过修习琴乐达到修养身心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