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为我们授课的魏老师是专业的思政课教研员,她为我们做的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培训,从教材内容到课程性质,再到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课,魏老师都做了详细的剖析,并举了很多的案例,带给我们很多新的感受,三个小时的讲座,我们听得是意犹未尽,多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些。

魏老师一直在强调,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要让教学根植于儿童的生活,要善于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真善美,去宣传、去强调,我很赞同她的这一说法,她列举的两个例子,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

有一次,魏老师班上一个孩子捡了五毛钱,因为要上课,她顺手把那五毛钱放在了讲桌上的粉笔盒里,讲完课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结果,这个学生的家长给她打来电话,说她这件事处理的不妥当。

润物细无声,育人了无痕(德育无小事润物细无声)(1)

刚开始魏老师也觉得很委屈,认为这家长是故意在找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慢慢平静下来之后,她也觉得这件事自己处理的确实不是很好,应该对孩子的这种行为给予反馈,还可以借此在班上弘扬正能量,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第二个例子,是魏老师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有个学生,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话,老师气得不行,对该生批评教育了半天,然后让孩子回去。孩子刚跨出去办公室门,忽然听到了国歌声,原来学校在举行升旗仪式,该生立马停在原地,昂首挺胸,举起右手,行了少先队队礼。

这个老师很感动,立刻捕捉到这个镜头,并做了记录,作为学生的榜样,在师生面前做正面宣传。看,德育教育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所谓德育无小事,润物细无声。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生的故事,我校在卫生方面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今年我们开展了“动动手、弯弯腰,我们的校园更美好”活动,班主任在班上开过班会之后,明显感觉到学生丢垃圾的少了,走在校园里,也随时都能看到学生弯腰捡纸片的身影,而我,却没及时为他们拍照留下最美的瞬间。

润物细无声,育人了无痕(德育无小事润物细无声)(2)

时不时地也会有学生来向我上交捡到的一块钱、两块钱……我呢,大多都是让他交给自己班主任处理,连句表扬的话都没给过孩子。

今天听了魏老师的讲座,觉得自己也确实是做得不好,应该给孩子们的这些行为给以正面反馈,甚至这些都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范本。

课结束了,魏老师的那句话“学生生活中的意外,是道法教学的起点与重点”还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