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界报道:每个走进屈臣氏的人,都想对尾随而来的导购说:别吵了,我想静静。

对于屈臣氏,相信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都是复杂的。作为港资入驻的一站式美妆护肤连锁企业,大家曾经对屈臣氏趋之若鹜。虽然横向对比价格不一定是最便宜的,但涵盖多品类进口商品,保障正品,动不动199减100,屈臣氏曾经也是风光无限,人气爆棚。

屈臣氏碎嘴(屈臣氏的碎嘴导购)(1)

但另一方面,屈臣氏的导购碎嘴、话多、一进门就尾随的hard sell(强硬推销),也被人诟病了好多年。而且屈臣氏碎嘴的导购背后,并不是海底捞式的热情,而是奢侈品柜姐一样的势利。

屈臣氏碎嘴(屈臣氏的碎嘴导购)(2)

屈臣氏碎嘴(屈臣氏的碎嘴导购)(3)

屈臣氏碎嘴(屈臣氏的碎嘴导购)(4)

网络上吐槽屈臣氏导购的帖子数不胜数。

这种夺命推销的风格真的很赶客,甚至有人为了能迅速买完东西就走人,看到导购向她款款走来的同时,就提前立马说:“我知道我知道,我肤色暗黄,毛孔粗大,有黑头,嘴唇干裂,黑眼圈重,发质毛糙,但我只想进来买包湿纸巾而已……”

屈臣氏碎嘴(屈臣氏的碎嘴导购)(5)

更惨的其实是这些硬着头皮上的导购,你以为谁都想厚着脸皮推销呀,当然是为了生活和饭碗呀。

导购们都是身负卖卡和销售额任务的。在屈臣氏,即使是收银员也得亲自上阵被迫促销。导购们卖出了会员卡,没有奖励;但是卖不出去?只能自己掏钱把卡给买了。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霸王条款,要求导购推销换购活动、促销卖货、推销屈臣氏自营产品等。

大家都是打工仔,真是一把辛酸泪。

屈臣氏碎嘴(屈臣氏的碎嘴导购)(6)

导购的问题只是屈臣氏失去号召力的其中一个折射点。除此之外,屈臣氏还面临着大面积的业绩下滑和利润衰减。但是跟其他同行不同的是,屈臣氏是亏得越多、开得越多。

新冠疫情之下,无论中外的美妆护肤零售商店,都面临大规模的关店潮。包括屈臣氏的“好姐妹”万宁,7月中旬就传出在大规模撤店。万宁在北京的多家门店已经在8月之前开始清仓甩卖,3~5折的折扣引来大批消费者,迅速清仓走人。

反观屈臣氏,则是走了另外一条相反的路。通过疯狂开店来维持增长速度。2017年屈臣氏在中国开有超过3000家门店,有着占据中国化妆零售市场的30%销售额。

此外屈臣氏还孜孜不倦地推销自己的自有品牌,但是说实话,屈臣氏的产品,无论是包装还是使用感,都非常一般。难以靠自有品牌来挽留顾客,更别说增强用户粘度了。

但是屈臣氏还在靠导购不断见缝插针推销自有品牌,顾客不反感就怪了。

来源:线上采编,如涉及版权问题或者寻求报道,请及时联系欧界传媒网

o2ojie.com!

欧界生活|美好生活消费分享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