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却充实(快活但空洞)(1)

乏味却充实(快活但空洞)(2)

鉴定对象:《失控玩家》

发行时间:8月27日

看过的观众或许都会发现,影片的中文译名着实不准确。在这部以游戏世界为基础设定的电影里,主人公盖恰恰不是“玩家”。他是一名NPC,即游戏中不受真人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具体到片中的游戏《自由城》里,他就是一个每天被从天而降的玩家们胖揍的工具人。

盖每天开开心心起床,去银行上班,路上喝一杯他觉得“全世界最美味”的咖啡。银行被打劫的时候,他就趴在地上跟自己最好的朋友——银行保安巴迪聊天。是的,虽然他工作的银行每天都被打劫,但他从来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不对劲。因为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跟他一样,一边生活在随时被“戴眼镜的人”暴力侵犯的恐惧中,一边享受着“生活真美好,今天也要努力呀”的乐观和小确幸。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戴眼镜的女玩家,并产生了“我想跟她在一起”的危险念头。

类似这样以赛博空间为背景、主人公身份觉醒为主线的影片,过去有不少。对很多熟悉此类题材的观众来说,《失控玩家》并未展现出什么旷世的想象力,它更像是一个糅合了《土拨鼠之日》《明日边缘》《黑客帝国》《头号玩家》《楚门的世界》等作品设定的大杂烩。它甚至让人联想起诞生于1982年的《电子世界争霸战》。作为公认的“史上首部赛博空间题材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的故事同样从天才程序员开发的游戏软件被坏人窃取开始——为了证实那是自己的作品,程序员决定亲自进入游戏世界拿证据。只不过在《失控玩家》里,程序员成了女主角,而男主角则是她在游戏中偶遇的NPC。

这本该是《失控玩家》最特别之处——它真正聚焦的是赛博空间里最不重要的“小人物”。他们既不是真正的人类,甚至也不是NPC中的“主角”,而只是游戏里的道具人、背景人。这种微不足道甚至可以从盖(Guy)和他的好朋友巴迪(Buddy)的名字感受到——两个英文单词的含义分别是男人和老兄,显然游戏开发者在给他俩起名时压根就没花心思。盖的程序设置也十分简单,每天起床三部曲:看鱼缸,拉窗帘,穿制服——他的衣橱里尽管有一整排衬衫,但其实每件都一模一样。不光是他,《自由城》里每个NPC的人设都非常简陋——总是在找猫的老太太,只会做一种咖啡的女服务员,因为随时被劫持因此“为了方便”永远保持投降姿势的大叔……

但可惜了这么好的设定,整部影片最终走的却是主人公靠升级打怪最终实现“人生跃升”的爆米花老套路。最终,觉醒的NPC不但揭露了资本家的阴谋,得到了女程序员的爱,还带领其他NPC寻找到了真正的“桃花源”。在那里,没有来自玩家的随时侵犯,NPC们甚至都不用去上班,只需要“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就行。整部影片看下来,虽然观感很“爽”,但细节经不起推敲,更谈不上什么深层次思考。换言之,《失控玩家》只是摆出了一副“反超级英雄”的姿态,最终却仍然把人物塑造成了“超级英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都发现,越看到后面,对主人公越没了共鸣。

而且,NPC们“真正想过的生活”是什么呢?电影显然没打算讨论这么深刻的话题。不像《楚门的世界》,虽然结局没拍楚门走出真人秀世界后的人生,但却拍出了真实世界里观众的状态——他们上一刻还在电视机前为楚门的勇敢欢呼,下一刻就开始无聊转台:“接下来看什么好呢?”相比如此耐人寻味的结尾,《失控玩家》的大团圆结局却只有NPC们快活地走在街道上——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他们脸上的愉快很空洞,跟影片开头时并没两样。

来源: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