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矛盾化解典型经验(用三致精神做好基层矛盾)(1)

重庆之声7月25日讯 邻里纠纷、社区矛盾,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让人烦心。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扎实做好矛盾调解工作。近年来,九龙坡区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的新路径,积极推进基层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在进一步夯实传统调解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行业性和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其中,九龙坡公安分局为进一步发挥公安职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推进解纷力量下沉,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以将矛盾调处工作做到细致、极致、精致的“三致”精神为主导,建强调解队伍、完善调解机制,创新调解方法,努力将公安机关打造为群众矛盾化解的终点站。

细致

释放内力让矛盾调处有“精力”

“感谢张户籍,在你的调解下,再也没有业主大半夜打电话到我们这里来投诉了。”近日,远洋城二期物业经理专程来到石桥铺派出所张坪警务站向社区民警张晋源表示感谢。

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业主半夜找到物业中心?又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物业经理专程来到派出所向其表示感谢?

事情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上月初,社区民警张晋源在日常入户走访过程中,从远洋城二期物业处了解到一件事:小区有一对年轻夫妻常常在半夜吵架,严重影响了其他业主的作息。

张晋源随即决定到两夫妻家中来一次“家访”, 一方面,动之以情让两夫妻相互体谅对方的难处;另一方面向他们普及《婚姻法》的相关法规,在情与法的劝说下,两夫妻最终互相理解冰释前嫌。

这虽是一件的小事,但在张晋源看来,这类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很有可能导致“民转刑”,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这类矛盾他总是十分重视。但是在以前,面对同样的情况,他则是“有心无力”。

张晋源坦言:“以前经常在调解过程中遇到其他的警情,那时候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而造成这样最大的原因则是:基层警力不足。在以前,一个社区只有一名民警,在做好矛盾调解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一标三实、政策宣传、接处警等基础工作。“双拳难敌四手”最能够形容当时社区民警的处境,工作量大、繁忙是造成矛盾调处工作难以做好的最大原因。

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一室两队”改革成为了破局的关键!

“一室两队”是指在警力25人以上的派出所设立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其中社区警务队警力占比不得低于40%。按照这一要求,石桥铺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警力增加到了40人,同时,社区警务队还要承担:实有人口管理、社情民意收集、交通消防安全等15项职责任务。

虽然工作内容有了增加,但是社区基层警力得到了补充,辖区内每个社区都能配备两个民警和两个辅警,从此,一个民警“单打独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一个社区有两个民警两个辅警,可以形成互补,当调解矛盾有紧急警情时,就呼叫另一队前往处理,我们可以继续在现场进行调解工作。专心处理手中的工作。”张晋源表示,“一室两队”改革能够让社区民警在矛盾调处时,不仅能及时赶到现场,更能心无旁骛地处理好居民间的矛盾。

石桥铺派出所教导员欧爽表示:“‘一室两队’改革,让基层警力得到了释放,通过细致化的分工、分配,让矛盾调处工作做得更满意、更彻底。”

经过近一年的改革,如今九龙坡区公安分局14个派出所均已完成“一室两队”改革,改革的直接结果,就是让辖区的矛盾调处工作“更上一层楼” 。数据显示:2021年,九龙坡公安分局共排查矛盾11461起,化解成功10846起,成功率94.6%。

极致

借用群力让矛盾调处有“动力”

“有民警参与,有人民调解员介入,这个结果我心服口服。”本月15日凌晨四点,在歇台子派出所调解室,一起商户与消费者产生的纠纷圆满调解。商户店长当场兑付赔偿款,双方握手言和。

在该案中,居民张女士来到辖区一家按摩店按摩时,因技师不熟练,造成女士的背部擦伤流血。经医院检查为皮外擦伤,拿着检查报告的张女士随即找到店长,要求赔偿医药费、精神损失费2000元,店长觉得要价过高,双方便报警处理。民警赶往现场以后,发现双方僵持不下,自己又有其他警情要处理,便将双方带到派出所调解室交给人民调解员处理。

人民调解员吴光荣在接案后,以“有话好说,相互体谅”为原则,对双方进行了劝导,同时,还见缝插针进行法治宣传,引导双方要遵纪守法。经过两个小时的调解,最终以店长赔偿张女士1100元达成谅解。此时,值班民警也出警回到了派出所,在民警和人民调解员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调解书,一起矛盾就此解决。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民调解员,吴光荣表示,这类“小矛盾”、“小摩擦”在辖区时有发生。而人民调解员的职责就是协助民警处理此类矛盾,防止“民转刑”的发生。

歇台子派出所作为九龙坡区的大型派出所之一,平均每天都会接到上百起警情,其中民事纠纷类占到了三分之一。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高速、有效的处理这类警情?

为此,九龙坡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经过共同研究,制定了《重庆市九龙坡区关于推进人民调解与公安机关行政调解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创新发展九龙坡区社会治理能力。

而《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在派出所设立“驻所调解室”,通过派出所聘任、司法局培训、镇街拨款的形式,借助社会力量参与矛盾调解工作。像吴光荣这样的人民调解员,在九龙坡全区共有42名,派出所从基层社区选拔,再经由司法局培训颁布证书以后“持证上岗”。

歇台子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工作的成功实施,是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矛盾调处的工作中来,在减轻基层民警工作压力的同时,达到共建、共治的目的。”

与此同时,九龙坡区公安分局还积极加强与区法院、区司法局协调联动,全面建成“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构建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整体联动、无缝衔接、畅通高效的调处体系,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

九龙坡区公安分局通过这一系列借助“群力”的方式,将矛盾调处工作做到了极致,今年以来,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共参与调解矛盾10565起,化解成功10138起,化解成功率高达96%。

精致

创新聚力让矛盾调处有“活力”

将矛盾纠纷消弥于萌芽、化解于基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时代浪潮中不断衍生出各类“新型纠纷”,推动着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各大派出所在工作中推陈出新,打造出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矛盾调处机制。

2021年,九龙派出所顺应日益完善的网络空间和群众变更的生活习惯,打造了“指尖上的调解室”,网上调解是易联调的亮点。重庆市民打开手机进入易联调的空间平台,通过“我要问”“我要调”和“社情民意”就可以同民警和律师进行“面对面”地咨询问题、调解纠纷。

“我上班的时候手臂被砸伤了,究竟该哪个来管我?”

九龙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刻了解相关情况,原来在两个月前,潘某在九龙坡区祥和蔬菜批发菜市场停车下货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导致货品倒塌砸伤了汪某的手臂。就医药费问题,当事人及双方老板发生了矛盾。根据大家的时间问题和情绪状态,民警引导汪某、潘某以及各自的老板,在易联调平台启动网上调解程序,经过专业律师的研判后,民警进行协助调解,最终四方均对易联调上的协调结果表示认同,由潘某和当事人双方的老板共同承担责任。

“对于矛盾纠纷的处理,年轻人有各种顾虑和困扰,比如白天要上班、感情问题不好开口等问题,而‘易联调’则可以完美化解这类问题。”九龙派出所副所长冯牧表示,“易联调”的推出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欢迎,目前易联调已经收获了超万人的注册用户,并于今年上半年为用户解决了1700多起矛盾纠纷。其中邻里纠纷、情感纠纷和消费纠纷的发生率分别位列前三。

打造精致的“枫桥式派出所”,创新九龙坡区社会治理能力和聚集社会之力焕发矛盾调处活力是一道持续变更的命题,二郎派出所兵哥工作室的胡兵伟表示:“化解基层的矛盾纠纷永远都是进行时。”

如今辐射4个社区的兵哥工作室,其实建立初衷只是一个微型的社区矛盾调解站点,但在后期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推动兵哥工作室同辖区内的党建基地签署互联协议,再牵头整合辖区中小物业,不断地完善构建社区矛盾化解的联防联制新模式。

今年6月罗某因徐家大院内游戏设施投放第三方和酒店关系没有明晰的原因,自身的消费权益没有得到及时处理,随即罗某在店内打砸损坏了大厅中价值6万元的根雕。兵哥工作室的民警得到消息后首先将冲突发生地转移到社区警务站内,接下来以法律为依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第一时间给出了处置方案,纠纷以罗某向酒店赔偿3万元告终,迅速的反应机制有效防止了民转刑事案件的发生。

兵哥工作室平均每日会受理30余起矛盾纠纷,其中大部分是物业纠纷、工地欠薪等问题。虽然矛盾的样态总是“千奇百怪”,但是兵哥工作室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处理体系,通常能够直击要点快速解决。

兵哥工作室的牵头人胡兵伟表示:“不仅是矛盾纠纷的处理机制,矛盾纠纷的预防工作也在精益求精。社区内的宣传服务、巡逻时的喊话内容以及“前哨耳目”的设置都在顺时而动因势而变。”

目前,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正在协同推动易联调和兵哥工作室的现代警务机制创新,配套建立精致的线下协同线上的矛盾调处模式。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力图通过焕发矛盾调解的空间活力,铸造九龙坡社会治理新格局。

重庆之声记者康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