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新之】

因为新冠疫情,今年的香港小姐原本已经宣布停办一年,正当大家调侃香港小姐要史无前例地“连任一届”时,TVB很快推翻了原本的决定,宣布竞选照旧,只不过把所有流程都放到网络平台上。目前,经过几轮角逐,2020年香港小姐的前15强已经诞生,TVB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全程发布候选佳丽们带着透明口罩的走秀视频,号召大家为心目中最美丽的小姐姐投票,然而吃瓜群众的反应一如往年一样,猜都猜得到:男人们心想,这也行?女人们心想,或许,我上我也行。

香港小姐哪个最美(新之说被吐槽越来越丑)(1)

的确,乍一看这场选秀的服装造型、场地排面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隔壁商场正在举办的走秀;这些佳丽们的形象气质也和我们心目中像赵雅芝、张曼玉、李嘉欣这些曾经名动香江的经典港姐们相去甚远,也许如今她们可以接受到的最高褒奖也就是“诶,这个眉眼间有点像那个当年的谁谁谁”,就连包括香港媒体在内的各路媒体也很默契地在拿着初选时的各路“奇葩”候选人吸引眼球——既然最终的选美你们肯定不会看,那我就拿一些什么“丑照”“丑闻”来博出位咯——一看就是老港媒了。而我们内地的娱乐媒体公众号呢,近几年凡是涉及港姐也无外乎是先贴一些如今的港姐候选人照片,感叹一下“一代不如一代”,然后再贴一些我们心目中那些经典港姐的美照和传奇经历,成功水一篇文章收工。

大家对于上个世纪香港美女的推崇有时代滤镜的成分吗?个人认为还是有的,毕竟当下在这个饭圈风气日盛,每个明星都能被自家粉丝说成是“神颜”,路人也能靠鬼斧神工的滤镜成为美女的时代,大众只能靠翻旧照片才能找到无可争议的美人。不仅如此,客观地说这里面也有幸存者偏差:要知道,我们津津乐道的那些女神其实只是历届港姐中的“少数派”,如今在虎扑女神榜上和高圆圆打得难舍难分的邱淑贞当年因为整容风波还没有打进港姐决赛就退赛了,赵雅芝和钟楚红都是港姐第四名,三甲不入,没能带上blingbling的小皇冠,一代传奇女星张曼玉当年也只是港姐亚军,而这些年那些冠军哪里去了呢?如果我们回头再看当年的现场,真的会觉得那些冠军的形象气质比这些我们熟悉的美女更胜一筹吗?

我们如今感叹的“美人如花隔云端”与其说是对于昔日“港姐”这个头衔的推崇,不如说我们在用历史和青春的双重滤镜在回望香港的那个“黄金时代”。的确,香港小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作为香港的一张名片出现的,她们青春美丽的容颜所代表的是那个自诩完美融合了东方文化底蕴和西方自由开放的特殊城市的自信和骄傲。在香港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钟楼,不是太平山的老衬亭,不是海洋公园,不是大富豪夜总会,而是香港小姐。”

不过香港小姐这项赛事的起点并不是那么光鲜。其实选美这项活动早在民国初年就在中国轰轰烈烈的搞起来了,最早的参选者是上海舞厅里的舞女。1917年上海新世界游戏场举办首届所谓“花国选举”,程序完全“民主”,选票一元钱一张,大家花钱为自己喜爱的“名花”打榜,在1918年元旦公布选举结果,前三甲分别被冠以“花国总统”“花国副总统”和“花国总理”的名称。这种风气长久不衰,甚至1945年的陪都重庆也曾经选出过“山城小姐”举办过“陪都皇后选美舞会”。同样,1946年的香港,战争的阴云刚刚散去,有“香港杜月笙”之称的丽池夜总会老板李裁法在驻港英军俱乐部的游泳池举办了第一届“香港小姐”,当时的名称叫做“国际慈善游泳选美大赛”,参赛的形式非常粗糙,16岁到60岁,女的,穿着泳装在游泳池走一圈,让观众们看一下就可以。这种比较低俗的选美办了三届也就因为“干爹丑闻”没有下文了,直到1952年香港小姐选美成为首届环球小姐的香港分赛区,这项赛事才逐渐正规起来。

香港小姐哪个最美(新之说被吐槽越来越丑)(2)

1952年的‘港姐“获胜者代表香港角逐”环球小姐“

到了1973年,“港姐”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节点,香港电视广播公司,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香港无线电视TVB接手了香港小姐竞选的举办,打出了“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口号,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以及新兴的电视这一面向全体市民的传播手段,逐渐把“港姐”事业做大做强,成为了每年聚集全港人注意力的一件盛事。

一般来说,香港小姐的比赛流程是这样的,先从上千名报名参赛的选手中选出20-30人参加电视直播的半决赛,再从中选出12-15名佳丽进军决赛,在决赛中佳丽们首先逐一亮相,然后依次展示时装、泳装、晚装,一个个上台和司仪进行对话和问答,司仪会问一些比较奇怪刁钻的问题,没有正确答案,主要是看选手能否临场应变,几轮展示之后便是明星表演时间,几个节目演完,最终的评选结果也从评委给到了司仪,最后身着旗袍的佳丽们一字排开,前三甲的获奖者被加冕带上皇冠,第一名香港小姐则是众星捧月地身披红色斗篷,头戴皇冠,手持权杖端坐中央,享受荣耀时刻,从此她的美丽脸庞和幸福笑颜也就永远留在了香港这座城市的记忆之中。

在这样一年年的时光流转中,香港小姐的舞台上走出了谢霆锋的母亲,美丽的艳星狄波拉;嫁入豪门的名媛,大气温婉的“最美港姐”的朱玲玲;刚一出山便众望所归,被称为“港姐中的港姐”的李嘉欣;不到19岁就获得港姐桂冠,不到25岁就拿到影后走上事业巅峰的“靓靓”袁咏仪,当然还有很多虽然没有夺冠,但是凭借后来的经典影视作品被我们永远记住的漂亮姑娘,比如“黄蓉”翁美玲,“小昭”邱淑贞、“郭襄”李绮红,“皇后娘娘”蔡少芬等等。在这些一选成名天下知的美女带动下,港姐竞选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达了巅峰,香港进入了一个“全民选美”的时代。同一时期,与TVB对打的亚视也推出了自己的“亚洲小姐”选美节目,内地观众相对比较熟悉的利智、翁虹就是通过亚姐选秀进入影视圈的。

从70年末到90年代初,为什么香港的女孩子会如此热衷于选美呢?因为那是香港这座城市最辉煌也最疯狂的时期——经济在狂飙突进、阶层上升的通道对所有人打开,在这个滚动着金钱和欲望的都市里,每天耳边都充斥着穷小子白手起家成为富翁,邻家姑娘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故事。而这20年也正好是香港的影视娱乐从崛起到衰落的完整时间线。那个时代的女孩子普遍学历不算很高,社会给予她们的上升通道并没有男人多,那么凭借美貌打开知名度,投身演艺圈,名利双收最终嫁入豪门自然是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了。而手握着最大资源的TVB恰恰就是港姐选美的主办方呀!

那个时代的TVB简直就是批量造星的“梦工厂”,它的老板,深谋远虑的邵逸夫开办了“无线电视艺员”,里面走出了大部分我们熟悉的香港演员,多到我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名副其实的“梦开始的地方”:当年,20岁的家电销售梁朝伟辞去了工作考上了无线艺员培训班,他青梅竹马的玩伴周星驰落榜后考上了无线艺员培训班的夜校,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当然,才貌双全如星爷也是要从死跑龙套开始一步步熬成喜剧之王,但是对于青春靓女来说,港姐就成了比培训班更快速的捷径:我们知道,成为明星最重要的是名气、流量、话题度,一键三连港姐统统给你,一旦成为港姐立刻就有团队专门围绕着你来打造,很快就有片约,甚至不用演配角直接可以成为女主和大明星配戏。虽然可能一开始你在大众眼中的刻板印象就是一个花瓶,要成为演技派,拿到影后还需要经历痛苦的蜕变,但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对于大多数的明星来说能混成人尽皆知的花瓶就已经超越了99.9%的同行到达了人生巅峰了。

香港小姐哪个最美(新之说被吐槽越来越丑)(3)

李嘉欣曾经被香港媒体称为“最美港姐”

然而,“花无百日红”90年代初盛极一时的港姐选美到了90年代末便遭遇了滑铁卢,从此一蹶不振。从90年代初人们津津乐道的“最美港姐”到90年代末以后口口相传的所谓“最丑港姐”,甚至“你比港姐还丑”成为了嘴上一向不饶人的香港人的一句调侃语。漂亮的小姐姐都去哪里了呢?

这里我们首先不能不说的是进入新千年,“选美”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娱乐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退潮。一方面,选美本质上是一种用一种流水线式的标准产出来框定人们心中主观的审美感知,再通过大众传媒强行输出的“文化工业”;另一方面,选美又是把女性作为一种它者,用男性的视角来审视、评判和规范。相信很多小伙伴只看过公众号里那些旧日港姐的美照,并没有真正完整地看过港姐比赛的过程,如果你认认真真地把比赛录像翻出来看一看,以现在年轻人的眼光,总会觉得哪里怪怪的。比如说,在最经典的泳装展示环节,一同向观众展示的是每个人详细的身体数据,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标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展示一轮后,穿着泳装的佳丽会来到司仪,通常是一个穿着正装的中年男士面前,然后回答他提出的一些有趣但也有点刁难的问题;在时装或者晚礼服展示环节,司仪会同时大声向观众介绍这位小姐的信息,比如说经历过最浪漫的事,兴趣爱好,喜欢什么样的男人,讨厌什么样的男人。而做出决定的评委团也是以中年男性为主,往往只有一位女性评委。说白了,这样的选秀所投射的,其实是那个年代成功香港男人对于女伴的理想要求:美貌、身材、兴趣爱好,以及在社交场合面对男性的得体而幽默的谈吐等等。

虽然号称要选出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新时代女性,但比赛所展示的东西几乎都是很物化、很流于表面的。如果性别互换一下,如果我们在这里评选一个“最有魅力男士”,结果评选的标准只有相貌、身高、体重、体脂率、腹肌块数、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我想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觉得这样的“魅力男士”实在太过肤浅。其实,新之我觉得,在选美比赛中所比拼的才华,就像是我吃牛肉面时撒上的葱花,点缀增香而已。毕竟大家都是冲着肤浅的外表来的,真要比才华,你怎么不让葛军老师出张卷子大家来做一下,再写个3000字申论大家见分晓呢。

近年来的港姐选美已经很大程度上在调和这种性别审视和当前时代主流价值观的脱节,比如说机智问答环节由女性司仪来问,形式更像是在做游戏,评委方面也平衡了男女比例等等,还增加了才艺表演的时间。但这样一来,又暴露出选美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选秀节目的不专业:如果你要说我不单只看美貌,更多地是拼才华,那我为啥不单独去参加唱歌比赛、跳舞比赛、去考戏剧学院或者直接拿着高考成绩单来PK呢?

如此种种的尴尬让选美这项曾经在全球风靡一时的活动退去了光环,成为了大众心目中格调不高的鸡肋。比如说美国曾经红遍全球的真人秀节目“全美超模大赛”因为收视率下滑在2015年就停播了,再比如说,我提一个人大家就更明白了,前面说到的让港姐选美鸟枪换炮走上正规道路的美国“环球小姐”选美,背后的大BOSS正是我们熟悉的唐纳德·特朗普阁下。懂王出马,这个品味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曾经支撑着全港少女投奔梦想的香港影视业早已风光不再,80年代的港姐可以成为影后,90年代的港姐有机会成为TVB当家花旦,再往后可能只能做个普通演员,或者干脆就没有进军影视圈的必要了。毕竟刘德华时期的TVB基层艺人一个月还给你1000块的生活费,顺便给你一个改变命运,红遍东南亚的明星梦。而如今的香港的漂亮女孩子进TVB图个啥呢?图一签10年的合约?图一个月一万港币的薪水?图参加培训还得自己垫付培训费还未出道就欠公司一屁股债?讽刺的是曾经平民阶层的帅哥美女用来贴补家用,改变命运的艺人道路,现在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才能够玩得起了。港姐也是如此,直到1989年香港小姐竞选才迎来第一位有大学学历的港姐陈法蓉,而如今,港姐参选者们很多都有着闪闪发光家世背景和世界名校学历,她们确实也不图啥了,香港小姐的身份只是她们给自己辉煌的后浪简历上添上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一行字而已,事了人散,该干啥干啥。

文艺青年总爱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香港小姐美貌不再的最后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曾经那个孕育了我们心目中那些美人的城市已经物是人非了吧。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不过简单点讲美是一种感觉,是必须放在一个情境中去触发的,就像如果没有眼含秋水的聂小倩,没有英姿飒爽的东方不败,没有风情万种的红豆,王祖贤、林青霞、钟楚红只会是我们眼中美则美矣但五官有很多缺点的普通美女。同样,当年的港姐竞选可以选出名动天下的美女,除了台上的佳丽巧笑倩兮,更重要的是那时的舞台有代表着香港时尚的设计师设计造型,台下有引领者大众文化才子谈笑风生、台上表演嘉宾有四大天王一起上场助阵、邵逸夫老先生也会坐在台下笑看自己的影视帝国繁花似锦。如此这般,也许如今每每被人们拿出来追忆的,可能是同那些港姐的青春一同逝去的,那个城市的骄傲和风华吧。

香港小姐哪个最美(新之说被吐槽越来越丑)(4)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