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梁正杰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正杰 张闻

198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高鹤县,恢复高明和鹤山两县,高明隶属佛山。从此,在地图上埋没了23年的高明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勃发生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明的社会形态、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县,发展至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梯队”;从西江边的滩涂地出发,成为西江边一座美丽现代的滨江城市;从没有一寸水泥路到如今交通路网四通八达。

这个过程中,高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景美水绿四季花开的现代山水新城雏形初现,山水田园画卷逐步成为现实。

高明未来五年的发展(高明日新月异奔向未来)(1)

黎文东:高明区原侨联副主席

1984年7月10日,高明渡车码头建成,高明开通了广州、佛山客运专线,方便旅客不用经鹤山县沙坪转道,而且缩短30多公里路程。当时的广佛车站还设在广州西濠二马路。黎文东因逛街买书忘了回程时间,错过最后一班开往高明的班车,剩下去西樵的票也只好买了。班车在官山圩停下来,天已落黑,他却没有找到开往高明的车。他在路口拦车,却很少有车停下来。终于有一辆单车被他截停了,下车的阿叔听说他的境况后,就说渡口晚上6点已停航,不如到他家暂住一晚。黎文东也不想风餐露宿,乃搭上他的单车,一路交谈,才知他叫李赞坚,家在凤巢村。就这样,他与坚叔结下拦车之缘,吃上晚饭,安然住下来。次日,坚叔带他到太平圩饮茶,送他搭上开往高明水运公司码头的机动船,才挥手而别。他为感谢坚叔秋夜搭客、助人为乐的善举,特意画了迎客松款式的画以赠李家,改名为“迎友松”。

1991年11月26日,他以《高明乡讯》记者的身份,带着相机来到高明大桥,拍下工人油漆拱桥圆弧的画面,红黄蓝三色在桥中展翅般地闪耀,格外亮眼。

史载:“高明大桥,11月28日正式通车。”较真的黎文东说:“错,是11月27日晚上通车!”他自信有照片为证。

11月27日下午6时多,高明渡口最后一班渡轮缓缓地靠近码头。夜幕降临,高明大桥亮起明灯,映照着桔黄色的栏杆,划出一千一百多米漂亮的弧形光线,倒映的灯色像一堆碎金子撒向半个江面。6点45分,随着一阵欢快的鞭炮声,宣告高明大桥正式通车。

这时,只见从对面南海县方向,驶来一辆皇冠牌小汽车,缓缓靠近右侧的收费站。收费员林文周撕下通车后的第一张过桥收费单据。这时,两侧的人群发出一阵欢笑声。县建桥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老黄在场,动情地说:“终于盼来这一天!”当晚,黎文东刚吃完晚饭,就骑着单车,在6点30分前赶到大桥收费站,拍下这动人的一幕。没有单位或领导派给他这样的任务,只是珍惜的情感驱使他去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10分钟内,已有东来西往的车辆约20多辆通过,司机们交钱过桥时大都露出满意的笑容,为自己第一时间通过高明大桥而高兴。

荷城居民闻知大桥正式通车,特意前往兜风、观光的人络绎不绝。县交警中队的黄耀华,开着摩托车,载着在县党史办公室工作的妻子黄合萍,从桥上通过折回后,请熟识的黎文东拍下他俩停在收费站的照片,以作纪念。日间在渡口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船工们,都向每个过渡的司机关照一声:今晚大桥正式通车啰。串串车灯亮闪闪,照亮了夜空,照亮了侨乡通向明天的路。

高明未来五年的发展(高明日新月异奔向未来)(2)

高明未来五年的发展(高明日新月异奔向未来)(3)

如今靓丽的城区,交通便利,市民出行方便 甘广杰 摄

岑沛源:波顿时装常务董事长、总经理

“我的父亲祖籍南海区九江镇,与高明区仅一江之隔,上世纪90年代,父亲便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从香港到高明创立时装厂。”岑沛源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工厂刚创建时,厂区四周都很荒凉,我父亲买了一辆‘丰田大皇冠’,在那个年代这已是质量十分过硬的一款车,但是因为每次回工厂的时候,车开不进来,只能用吊车把小汽车吊进来,没到两年这辆车就报废了。”岑沛源的父亲常常跟他分享创业的故事。

为何不在九江选址,而要到当时交通不便、隔了一条江的高江投资?岑沛源说,父亲当年确实也到九江考察过,但被高明招商的诚意所打动。“服装行业免不了赶工,当地镇街的领导会坐镇工厂,即时解决遇到的如电力、人力等问题,‘夹手夹脚’交货给客商,让我们很感动。”另外,廿多年前,暴雨后厂区常受水患困扰,经过这些年的不断的水利治理与疏导,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当高明成为空港经济带后,“我只离开两个月,此地的房价已跳升了两倍,近期更是涨至万元左右。”他说,高明的前景无可限量。

未来,他透露,时装除加入艺术元素外,还会跨界融合大湾区各地的特色,取长补短。

高明未来五年的发展(高明日新月异奔向未来)(4)

张诗诗:高明区教育系统工作者

从2021年踏上高明土地的那一刻,祖籍河南的张诗诗就知道自己和高明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用高明一句流行语来描述这种缘分:“选择高明,高明选择”。

“来之前我就跟在广东工作的学长打听过,学长都劝我来佛山,说在这干事既有干劲,幸福感也高。”来到后的张诗诗才发现,这个“幸福感”着实让自己着迷:“既有荷城和西江新城的繁华宜居,也有美丽的万亩农田。”她曾经规划,自己有空时要到盈香生态园看花,到美的鹭湖晨跑,“高明的房价目前才9000元/平方米上下,工作几年,加上父母资助一些,应该可以凑一个首付了。以后买台车,到禅桂和广州也不远。”

不过,尽管来了快一年,张诗诗这个“小目标”目前“八字还没一撇”。2021年,高明区正式确立“追赶超越争当佛山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目标,教育工作正是高明追赶超越的重要领域。为此,张诗诗时常加班加点,少有空闲下来好好享受生活。尤其是今年9月起,高明区正式启动对24所公立小学学生推动午休“躺着睡”工作。张诗诗和同事们更是忙里忙外,从方案制定到监督实施,每天学生午休时都成了他们到各个学校的“上班时间”。经过不断奋战,11月1日,高明区成为佛山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区学生午休都能“躺着睡”的区级单位,得到中央级媒体《中国教育报》的报道点赞。

“这一年虽然忙,但忙得很充实”,回忆起一年的经历,张诗诗有一个感觉——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识,每一份努力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每一份努力都朝着追赶超越汇合,你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特带劲儿。”

高明未来五年的发展(高明日新月异奔向未来)(5)

伍锦强:高明区荷城街道康宁路上善濑粉店老板

“恢复高明县40年来,最大变化是交通。”伍锦强是合水人,十多年前从高明市区回乡要3个多小时,现在40分钟就可以了。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当地种植的西瓜、粉葛,无客商来收购。现在电商平台通过快递直接从田间把农产品送到广州终端客户家中,只需一个小时左右。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外地人来佛山只会到顺德、南海,哪知道有高明,更不要提濑粉了。”他补充说,随着交通便利,海天味业、住友富士电梯等大型企业的迁入,客流、现金流、商品流也不断涌入,令高明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高明在佛山率先实现了全体中小学生午休“躺着睡”,也让他感触良多,“今年教育部门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多项惠民措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便利与幸福。”课后托管,解决了学生的安全、作业、伙食等问题,让他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经营当中来。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魏琴

,